正文 淺論中學德育方法研究(2 / 2)

二、德育方法的多樣性

德育方法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在日常的實踐活動中,在德育教育的教學活動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以教師上課直接灌輸課本知識為主的方法,例如,麵對麵談話、上課直接講授、分組討論、組織辯論演講競賽等;以外在典型事物的特殊特征為主的方法,例如,典型事示範、電視節目、影視資料、表演等;以實際活動操作為主的方法,例如,社會實踐、調查訪問、參觀考察、常規訓練、大型活動等;以品德評價為主的方法,例如,表揚鼓勵、評比三好學生,優良作業評價、獎懲製度的製定等。德育方法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而在傳統的德育活動中,教師一般會選用直接灌輸的方法,並沒有考慮是否達到了德育教育的目標及其學生是否消化吸收甚至應用到生活中去。

三、德育方法的實踐性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德育的根本上也是實踐的。在生活德育中,德育要始於生活,要善於在基本的生活中充分挖掘教育的價值,同時呢德育還應該高於實踐,要考慮到生活的發展性和未來性。在對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要實踐性為根本的衡量標準,德育方法一定要方法一定要放到特定的課堂實踐中去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對某些社會現象評判標準還沒有形成。所以在學校的德育方法的研究創新中,一定要注意是否適應青少年的自身需要,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德育方法創新迫在眉睫。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較豐富的德育工作經驗,為建設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參考路徑。在對學校德育創新研究中可以取其糟粕,吸取精華,是更加適應中國學校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

[2]張景榮《鄧小平文化觀的幾個問題》天津社會科學 1999(2)

[3]王振軍《國內鄧小平文化思想研究述評》高校社科動態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