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我國兒童外語學習低齡化的思考(2 / 2)

(2)教師問題

在我國缺乏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的情況下,要使兒童在早期學習外語取得一定效果,關鍵之一是要有一批水平過硬的合格教師隊伍作保證,最好是有教學經驗的外籍教師或英語能力相當於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教師的素質在兒童的啟蒙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實際情況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整體水平並不盡如人意,大多數地區小學的英語師資條件和力量薄弱,合格的兒童英語教師更是嚴重缺乏,還有相當部分並非英語專業畢業,而是轉行教英語的,語音語調不標準,語音不流暢,給兒童英語學習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誤導。所以,如果沒有過硬的教師隊伍作保證,教學質量就無法保證,而且還會對兒童的英語學習帶來許多負麵影響。

(3)教材問題

可供兒童英語學習的教材比較少,而且質量值得懷疑,目前社會上現有的針對兒童學習英語的各類教材、音像資料內容貧乏,商業味濃厚,缺乏對低齡段兒童心理特點及實際外語需求的研究,不適合低齡兒童學習,一些學校和機構更是采用以語法為基礎而編寫的教材,導致兒童對課文內容失去新鮮感,學習負擔加重。

(4)兒童問題

兒童過早學習外語不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漢語和英語是兩個不同的語言係統,不同的語言係統產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它們矛盾地影響著兒童思維,使兒童無所適從。一味追求兒童“早學”、“多學”、“學深”和“學快”,往往會急功近利,提前透支,拔苗助長,得不償失,帶來許多負麵影響,其中包括;(1)影響兒童母語思維能力的發展,因為兒童是在缺乏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下學習外語,容易對母語與二語,以及母語文化與二語文化產生混淆,造成孩子混淆語言概念,導致語言發育遲緩。(2)影響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一般人的邏輯思維形成是通過母語學習,由於兒童認知水平有限,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形成,所以當孩子的大腦忙於掌握語言時,如果訓練過度,必然會壓抑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3)增加兒童個人心理負擔,過早給兒童帶來精神和學習的壓力,不利於兒童的身心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外語學習越早越好缺乏有說服力的理論和實踐的科學依據,即使存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它也隻是影響外語學習的因素之一,不應誇大其作用,外語學習的起始年齡並不是越早越好,外語學習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學習環境、師資以及個人的認知水平和努力程度。脫離了這些必要條件,兒童這方麵的語言優勢很難發揮出來。根據我國現有國情,低齡兒童開設外語課,違反了外語教學的基本規律,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反而增加兒童精神和學習負擔。

參考文獻:

[1]Lenneberg,E.H.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New York,Wiley,1967.

[2]Snow,C.and Hoefnagel-Hohel,M..The critical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 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hild Development, 1978.

[3]Krashen ,S. Child-adult Differ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1982.

[4] Steinberg,Danny D,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M] New York: Longman.1993

[5] 桂詩春,“外語要從小學起質疑” [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

[6]李觀儀,“我的英語學習與教學” [J],外國語,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