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教育論叢
作者:肖文軍 劉婷
摘要: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養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優秀合格人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結合學生和學校實際,立足職業發展需要和學生成長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麵發展,促進高職院校和諧穩定。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1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發展的希望。我國的高職院校擔負為國家輸送優秀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擔負著培養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職責,從高職院校出來的學生不但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能,還應該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具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新時期的高職大學生有著自己的時代特點和年齡特征,有著不同高中生和普通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文化基礎。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結合學生和學校實際,立足職業發展需要和學生成長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麵發展,促進高職院校和諧穩定。
一、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的現狀和特點
1.對主流的政治方向和價值觀取向不夠堅定。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思想和文化不斷碰撞和交融,中國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中西方各種政治思想文化相互影響,新時期的高職學生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他們一方麵受到學校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另一方麵又不可能在社會的大潮中不受影響。尤其是長期接觸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遇到西方的思想政治文化本身都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時,每一種思想政治文化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很多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弱項對西方的思想和政治觀念長處進行對比,從而對我國正確的主流政治方向和價值觀取向產生一定的質疑。
2.外部思想政治文化信息的大量湧入,給學生帶來直接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衝擊。中國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互聯網、3G通訊終端等信息化設備已經普及,學生很容易通過這些信息化物質中介接觸更多的外來文化信息,各種信息的輸入早已打破了國家界限,超出了國家的控製能力,同時,我國的開明開放政策也給他們提供了便利。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更廣的信息,這些已經深刻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學生很多的時間都花費在這些問題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
3.社會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影響不可忽視。今天的高職院校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和生活社會實踐的聯係,引導學生走近社會,走向生活,從社會的大課堂進行學習。很多高職院校和社會企業聯合辦學,學生基本上都是半學校、半工作,一隻腳在學校,一隻腳在社會。因此,社會各種思想對學生的思想、思維影響突出,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判斷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也是較為深刻。
4.創新思維、求實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很多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新時期成長起來,良好的物質條件和相對開明的成長環境給了他們更多的影響。他們一般不會迷信教條,反對高調,注重求實;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他們的視野相對開闊,有著很強的創新欲望和動力。但是,他們的家長給他們提供了太好的條件和環境,缺乏應有的生活磨難,形成了較為脆弱的心理和自我中心主義,也有著較強的功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