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
教育論叢
作者:烏雲塔娜
摘要:在幼兒園小班階段的孩子,對於新鮮事物有著十分好奇的心理,因此在這期間開展美術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有效的提升創造力水平,同時也讓幼兒的表現能力更加優秀。但是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無法適應太過於被限製的活動,更喜歡能夠自我發揮的活動,在小班的美術教學中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繪畫組織習慣,從剛開始的思維不清晰逐漸地轉變成清晰,成為擺在幼兒園教師麵前十分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繪畫;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1
在幼兒園小班階段的孩子。對於新鮮事物有著十分好奇的心理,因此在這期間開展美術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有效的提升創造力水平,同時也讓幼兒的表現能力更加優秀。不過因為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所以他們的思維方式依舊停留在隨意的塗鴉,可以說他們在進行繪畫的時候並不是十分具體的去表現一個物體的形態,而是享受於整個繪畫的過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無法適應太過於被限製的活動,更喜歡能夠自我發揮的活動,因此在小班的美術教學中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繪畫組織習慣,從剛開始的思維不清晰逐漸地轉變成清晰,成為擺在幼兒園教師麵前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利用平時的觀察與動手操作逐漸地培養出幼兒對於繪畫的積極性
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太小對於繪畫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所以,我著重引導幼兒又不清楚到清楚。一開始,我有意地組織幼兒觀看幼兒園大幅圖畫,又帶領他們觀看中大班走廊中幼兒的作品,並觀看中大班小朋友現場作畫的情景。我常常給幼兒表演作畫,當幼兒看到空白紙上出現美麗的圖畫時,情不自禁地產生了興趣。經過多次組織這樣的活動,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已油然而生,從而願意去嚐試著去動手操作。
二、在教材的選擇過程中注重和幼兒實際年齡的貼合性。
幼兒園小班階段的孩子年齡小,接觸的事物有限,對於很多事物他們不能夠理解,就無法很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通常情況下,在遇到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熟悉的事物時,會產生更多的熱情,將這些事物融入到美術課堂中,能夠有效地調動幼兒的繪畫積極性。所以在小班美術活動開展的時候,在教材選擇的過程中應注重和幼兒實際年齡的貼合性。比如說,小孩子對於日常接觸到的小動物會比較高興趣,那麼在選擇題材的時候就可以設置小蝌蚪找媽媽、小鴨子遊泳等,讓孩子通過自己所見到的結合自身的想象,完成自己的繪畫。另外也能夠設置和孩子相關的人或事物,就像是我的媽媽、棉花糖、小皮球等,都可以用於繪畫的題材。並且還應該注意的是,教材也應該具有一定的遊戲性,可以說純粹的去繪畫並不能完全的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相對來說他們會更願意去遊戲玩耍,因此在進行教材選擇的過程中要注意繪畫和遊戲的融合。
三、創造適應的美術環境、材料。
創設具有可參與性的美術物質環境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於主觀能動必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小班幼兒由於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隻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麵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鬆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麵產生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