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徑研究
教育論叢
作者:塗威 劉潤香
摘要:心理健康決定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能否創造輝煌,高職院校要充分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使學生能夠有效消除不良情緒,抵製心理疾病的產生,從而健康快樂的生活。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1
高職院校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為,高職學生作為特殊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沒有一般科班大學生的自信和驕傲,他們受到社會各界的壓力較大,受到家庭的壓力也很大,他們對於自己的前途命運,許多高職學生是感到迷茫的。另外,高職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都不是很好,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心理素質不強,或者是心理健康程度不夠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高職院校尤其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斷研究學生心理健康狀態,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高職學生的不良心理,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促其健康成長。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的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高職院校普遍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重視不夠,心理健康教育課隻是作為一種輔助式的課程教育,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因此,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成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如果學校領導和教師不重視這門課程,就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即使開展相關教學,也隻是書上談兵,做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傳播,對學生的實際教育價值不大。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足夠的重視,作為學校會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組織教師進行深造,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效保證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就能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效分析學生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指導,因此,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
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數,就需要不斷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隻有這個工作落實到位,學生才能有效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生才能明白自己的哪些想法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自己的心理是否真正健康,學生才能更積極地配合教師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養。加強心理健康宣傳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形式:1、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為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比如,開展“如何緩解你的心理壓力”“大學生活從心開始”“化解心理障礙,成就快樂生活”等講座活動,通過講座的形式,使學生學會如何排解自身的心理壓力,如何快樂的生活。2、以班級為單位,成立班級心理健康谘詢小組。每班可以選出設立一名心理健康教師,以心理健康教師為核心,挑選一些願意為大家服務的學生組成心理谘詢小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困惑和其他心理問題講給心理谘詢小組成員,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解決學生內心的困惑和問題。同時,心理谘詢小組要認真負責,不斷地在班級之間進行心理健康宣傳,提高學生追求心理健康的意識,不斷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