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較《老人與海》和《活著》中體現的生命意識(1 / 2)

比較《老人與海》和《活著》中體現的生命意識

現當代文學

作者:畢秀

摘要:《老人與海》作為海明威最優秀的中篇小說,幾十年來被人們推崇,究其原因,不能不說文中體現的生命意識是一個重要因素。餘華作為中國的最傑出的中國先鋒派作家,作為其文學轉型的成熟標誌的《活著》也體現出強烈的生命意識。本文通過比較分析,詳細論述兩個作品中所體現的生命意識的異同。

關鍵詞:《老人與海》;《活著》;死亡意識;生命價值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01

一、老人桑提亞哥在艱難的困境中即強大的自然中激發出的生命意識;老人富貴麵對其悲劇的命運其平和的生命態度。

應該說老人桑提亞哥體現的生命意思是自覺地,有意識的;而老年的富貴所體現的生命意識是不自覺地,無意識的。老人桑提亞哥在艱難的困境中,在與大馬林魚的周旋中所激發和體味的生命意識是有意識的生命意識,是老人桑提亞哥的主觀的有意識地奮鬥與抗爭所博得的生命權限。

老人桑提亞哥已經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大魚了,生活的貧困使他吃不上一頓像樣的晚飯。他甚至將自己的漁網都賣掉了,可是老人依舊每天去喝一杯鯊魚的肝油,雖然大多數人都討厭那個味道,包括老人自己,但老人還是那樣做了因為那會使他的身體強壯對他的眼睛也會有幫助。這樣老人才能在海上占有更多的優勢,才能在同大海的較量中獲取他維持生命的物質與激發他生存的意識。

老人的生存意識在同大馬林魚的鬥爭中充分地得到了肯定和激發,老人認為大馬林魚是“朋友一樣的競爭者”。他不止一次地讚美它的美麗,崇高和偉大。老人在讚美大馬林魚,同時也在讚美自己,老人被大馬林魚拖著小漁船遊了兩天兩夜的頑強的生命意識所折服。然而,如果老人沒有勝過大馬林魚的堅強的生的信念是無法在同大馬林魚的鬥爭中取得勝利,最終生存下來的,因此,肯定大馬林魚,也就是對自我的生命意識的肯定。從中可以看出老人對自己的生命意識是有自覺的,他清楚自己的生存的偉大,生命意識的強烈和迷人。

富貴的一生經曆了若幹的苦難,他隻是默默地承受生命給予他的一切,是一種無意識中體現的生命意識。富貴的一生完全不同於他的名字,過的異常的淒苦。本是地主家的少爺,卻因為年青的躁動不安將家財散盡。然而,苦日子的磨難卻使富貴突然活的平穩而充實了。而後,是母親、兒子、妻子、女兒、女婿,甚至是年幼的外孫苦根。生活的貧苦,親人的一個個離去,最後隻剩下老年的富貴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孤苦當中。這樣一個比別人更有死去的理由的人卻依然活著。並且從來沒有想過要以什麼方式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從來都沒有放棄生活。富貴的這種超越苦難的達觀態度和超越絕境的平衡心態是其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是其生命散發出耀眼光輝的重要特征。他所經曆的貧困與死亡時時交織的大半生使他變得沉鬱、堅定,沒有控訴,沒有尖叫,甚至沒有憤怒。但是卻不麻木,因為他清楚地記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他樂意去回憶它們,他沒有像別的老人那樣將它們忘記來逃避痛苦。因為老年的富貴已經平靜而超脫,他微笑著看自己走過的路,那是他生命的軌跡,他曾有個美麗的妻子兩個懂事的孩子還有個能幹的女婿和一個聰明的外孫,這些記憶是隻有他擁有別人都不會得到的寶物,他喜歡講述它們。可他不知道他的生命竟能發出如此耀眼的光芒,他不知道天天聽他的故事的年輕人是被他強大的生命意識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