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企業的調查涉及一些個人隱私方麵的或者個人比較忌諱的一些話題時,那麼,這個調查就一定是失敗的,沒有人願意透露自己的隱私,這樣的調查是很不禮貌的,會傷害到消費者,調查的結果反倒讓目標受眾群對該品牌產生厭惡。
所以,我們在做市場調查時應該盡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避免侵犯消費者隱私,引起消費者的不快。
在市場調查中最容易犯的錯誤都有哪些呢?
首先,侵犯消費者的隱私。比如,很多調查問卷或者其他調查活動都會向被調查者詢問,姓名、年齡、聯係方式、收入級別等,如果調查者不能掌握好度,就可能給受訪者產生侵犯隱私的印象。
另外,如果是采用的是電話訪問的方式來進行市場營銷調查的話,有很大一部分受訪者拒絕接受回答甚至不接電話,這樣的電話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騷擾,打擾了他們安靜的生活。當然,還有采用電子郵件方式發給受訪者,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擅自發到對方的郵箱中,也是讓受訪者比較反感的。總之,個人信息的泄露,會讓受訪者很反感,那麼,如果夾雜著情緒,最後即便配合訪問,調研結果的不真實性也會上升。
其次,借口調研銷售產品。也就是說,一些企業的營銷部門,借口進行市場調研,其實,真實目的卻是誘導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這種行為是嚴重的欺騙行為,絕大多數消費者在了解到自己逐漸進入陷阱後,就會感覺很討厭,使公司的形象在他們心中一落千丈。
通過這種手段即便銷售出去了一些產品,但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很反感這樣的行為,結果,信譽缺失,企業就可能像三鹿集團那樣,維持不了多久。
最後,以不正當手段收集競爭者信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越來越重視信息的收集,特別是對同行業競爭對手的信息,更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收集競爭對手的信息並非容易,很多情況會做得有悖道德。比如,有些公司派自己的員工去對方公司裏做間諜,或者通過賄賂對方高層人員,獲取信息;還有,假裝供應商和對方電話聯係,了解對方的供應鏈;當然,還有的甚至使用隱形攝像頭到對方公司去偷拍。這樣的競爭都是不正當的競爭,一旦被競爭對手知曉,兩家就從此結下了仇怨,為未來企業的發展埋下了禍根。
任何違背道德的行為,都是在給企業身上抹黑,都會讓企業疏遠消費者,疏遠同行業商店,如果長此以往,企業商譽缺失,就會陷入孤立無援境地,誰都不相信這家公司,討厭這家公司,那麼,這家公司也難長存下去了。
所以,企業要為了利益而做出超越道德底線的事情,這樣做隻能是害了自己。所以,企業在進行市場調研的時候,應該明確調研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產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盡量避免侵犯到消費者隱私的事情。另外,還應該誠懇和消費者交流,保證消費者能做出客觀正確的問卷。
當然,任何一個市場營銷活動都有侵犯消費者隱私的可能,那麼,我們在進行市場調研時,就應該小心躲避,避免陷入道德困境,時刻在心中留有一個道德底線,不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