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培訓內容的選擇
培訓內容是由人力資源開發需求和開發目標決定的,應該從三個方麵考慮:
(1)知識培訓:技術培訓、新產品培訓、銷售策略、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2)技能培訓:設備使用、業務流程、計算機應用、英語培訓、演講與溝通技巧、團隊合作……
(3)能力培訓:領導藝術、決策能力……
第二,培訓方式的選擇
培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培訓內容和接受培訓的人員類型,
應考慮:
(1)內部培訓還是外部培訓?
(2)在崗培訓還是離崗培調?
(3)學習方式的選擇:對於專業知識方麵的培調可采用課堂學習、報告會、研討會;操作機能培訓主要采用在崗培訓、學徒、模擬演練、角色扮演等;管理能力培訓和開發的形式有案例討淪、經營決策模擬,在崗職位輪換等。
在開始培訓或開發項目之前,以下工作必須落實:
(1)培調課程或開發項目的時間安排
(2)確定培訓地點
(3)培調資料和設備的準備
(4)確定培訓教師或項目參與人員
(5)確定參加培訓的人員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有不少的管理人員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對培訓的必要性也有了一定認識。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必要再就核心員工培訓這個話題簡單做一下論述。
企業管理層還要認識到培訓能夠提高核心員工士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運營水平,從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科學完善的培訓對吸引核心員工,滿足核心員工的發展需要,激發核心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將產生良好、持久的影響。為把普通員工培養成核心員工,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心員工培訓計劃,既有全員性的培訓,又要根據不同層次的核心員工及其具體的工作性質,製訂不同的培訓目標和深度。全員性的培訓旨在提高企業核心員工的整體素質,包括:
第一,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應該使核心員工具備完成本員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知識、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目標、方針、規章製度以及知識的及時更新,增強核心員工的主人翁精神;
第二,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核心員工掌握完成本員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如談判技能、操作技能、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等,以此培養、開發核心員工的潛能。
第三,態度的培訓:核心員工態度如何對核心員工的士氣以及公司的績效影響很大,必須通過培訓,建立起企業與核心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關係,培養核心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培養核心員工應具備的精神準備和態度。具體的培訓項目可以設計為:時事政策、追求卓越心態、安全與事故防範、企業文化、團隊精神、人際關係技能、全員質量控製、時間管理、客戶關係、個人電腦實務等。
外資企業能吸引到眾多的核心員工,除了高薪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之外,較為先進和完善的核心員工培訓體係是也是一個突出的原因。企業對核心員工進行培訓,真誠地與核心員工交流,可以使核心員工感受到被重視,從而增強核心員工的忠誠度和責任感,能夠降低人力資源的投資成本。無論從降低人力資源投資成本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完成企業配套核心員工的角度看,都應把重點放在核心員工的內部培養和核心員工培訓上。
此外,培訓還是養育企業文化的最佳土壤,能夠有效推動良好企業文化的培育。對於廣大核心員工自身來說,也要對培訓有正確的認識,要具備一定的學習動機。不難找出培訓和核心員工個人發展之間的關係:培訓首先是核心員工順利開展的保障。張瑞敏說得好,現在的經濟社會,已經不是大魚吃小魚了,是快魚吃慢魚。新的技術,新的理念,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身為企業核心員工,如果不持續的充電的話,必然會被淘汰。所以,我們如果想讓自己的職位穩如泰山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上時代,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培訓也是職業晉升的助力,能夠為將來勝任更高的工作崗位積累知識。如果一個很好的職位空缺,你又恰好具備這個職位所需的所有知識和技能,公司應該不會考慮對外招聘!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僅僅有了對核心員工培訓的正確認識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把核心員工培訓納入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中,逐步建立一個符合自己企業實際的、科學的核心員工培訓體係,這是一項不可或缺、任重道遠的工作。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把“建學習型企業,做智慧型核心員工”的口號真正落到實處。
事實證明,培訓是最好的福利,那麼怎樣讓這種“福利”變成吸引和留住優秀核心員工的戰略呢?有些企業認為隻要在新員工進入公司的時候做一些教育之類的培訓便可以一勞永逸了,而核心員工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得靠自己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地摸索、積累。到底有沒有一個不間斷的通道讓核心員工更持續、更迅速有效地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呢?也就是怎樣將“一勞永逸”的培訓轉變為持續不斷的培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