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第一防線拒絕廉價試驗——留住核心員工的八大法寶(6)(1 / 3)

IBM公司的股票期權製度十分富有特色,可以供眾多企業參考。就IBM這樣國際知名的大公司來說,能夠得到股票期權的也隻有10%的核心員工。給予股票期權並不是按照職位的順序,而是隻給予有出色才能的人,在得到期權的核心員工中,他們的大部分上級管理者並沒有期權。

IBM有兩種股票期權的授予方法:一是給高層管理人員,另一種是給非高層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是指IBM全球3000名管理人員,占整個核心員工總數的1%。IBM在亞太地區有核心員工5萬人,但屬於高層管理人員隻有300人。在這300名高層管理人員中,每年有25%的人得不到期權,即使是得到期權的人,也要根據其對公司的重要程度而有所區別。為了留住這些人,IBM公司對那些不太富裕的人員給予更高的期權。25%的人不能得到期權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接近職業生涯末期,不能再為IBM做貢獻了,或者因為他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的個人財富。

企業內的核心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領頭羊,企業管理者通過股票期權來激勵核心員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拚,這樣才能使企業的戰略發展得到保障。以下是實施股票期權激勵的程序:

股票期權的授予前提。一般說來,企業管理層的股票期權是無償授予的。企業希望管理班子通過有效的管理提高股價,從而獲得收益,這也是股東的利益所在。也有的企業要求管理者在取得期權時支付一定的期權費,此舉主要是為了增加期權計劃的控製力,投入期權費可以提高管理者偷懶的機會成本,從而增強對經理的控製力度。

股票期權的授予和行權股票期權授予方案應規定獲受人範圍,一般僅限於企業決策層成員和科技開發核心員工。具體人員由董事會確定,董事會有權在有效期內任意時間,以恰當的方式向其確定的核心員工授予期權,期權的授予數量和行使權由董事會決定。一般情況下,股票期權不可以在授予後立即執行,獲受人隻有在股票期權的授予期結束後,才能獲取行權權。行權權一般是按照授予時間表分批進行的,行權權的授予時間表因企業、授予時間、獲授人身份的不同而各有差異。公司的董事會有權縮短管理者持有的股票期權的授予時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在當日將所有的不可行權的股票期權變為可行權的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的授予時機和數量。管理者一般在受聘、升職和每年一次的業績評定的情況下獲贈股票期權,一般受聘時與升職時獲贈股票期權數量較多,股票期權的授予額度通常沒有下限,但是有些企業規定有上限。期權為獲受人所私有,除非通過遺囑轉讓給繼承人,獲受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出售、交換、記賬、抵押、償還債務或以利息支付給第三方。

股票期權行權價的確定。不同企業對公平市場價格的限定不同,有的規定是授予日最高市場價格與最低市場價格的平均價,有的規定是授予日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當某管理者擁有該企業10%以上的股票權時,如果股東大會同意他參加股票期權計劃,則他的行權價必須高於或等於授予日公平市場價格的110%。

股票期權評價標準的設定。股票期權製度實施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設定期權激勵的評價標準。應根據何種標準來授予股票期權,才能達到最大的激勵目的,這就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整套核心員工業績評估體係。評估標準設定是否恰當,是關係到股票期權製度實施效果的要素之一。

在現代企業中,人力資本已經成為企業內部的重要資源。工業化時代物質資本占主導地位,這就決定了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主導因素是企業擁有的物質資本。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本的地位相對上升,物質資本的地位相對下降。

四、優先從內部選拔核心員工

無論是外企或國內企業的管理方式會逐漸靠近,外企的企業文化逐漸形成有中國特色,而國內企業則參考外資企業優秀的管理模式而不斷提升。其實當內部出現崗位空缺時采用“內部晉升”的操作共性比較大,區別在於大家的考慮問題的出發點相異。外資企業在“內部晉升”之前,會著重考慮到核心員工以後的發展。對於培養穩定的有能力的核心員工除了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外,讓他看到在公司有其發展的空間和晉升的機會無疑是一個上上之策。

1.正確使用內部晉升留住核心員工

企業通常對於業績突出和能力較高的核心員工實行內部晉升,將其安排在較高的職位上,成為管理者。內部晉升使被激勵的核心員工在工資、地位、待遇、名譽上均有所提升,還使其進一步提升和外部選擇的機會大大增加,這種激勵的好處在於企業從內部選拔核心員工,無疑使現有核心員工升職加薪的信心倍增,從而盡自己最大努力提高工作績效,力爭晉升。事實上,內部晉升不僅能激勵員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在企業優秀員工中選拔企業所需的核心員工,即將有能力的核心員工和業績突出者提升到重要的職位。為此,許多組織特別是建立時間比較長的組織,采用內部晉升製度,在高層職位出現空缺時主要從下層符合條件者中擇優提升。在組織內部的技術、職務等級體係中,等級越高,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越全麵,任職者的能力和工作績效對組織的影響也越大。因此,將業績突出和能力較高者安排在較高職位,將業績最出色和能力最強者安排在部門最高職位,便成為組織內人力資源配置的一個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