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生意經十五:連鎖擴張多盈利(1)(3 / 3)

首先將商品的品種和價值,按照一定標準,將全部商品分成三類:A類,B類,C類,比例標準如下:

A類指占全部品種數的5%~10%,銷售額占70%~80%的那類商品。

B類指全部商品品種數10%~20%,銷售額占有10%~20%的那類商品。

C類指占全部品種數70%~80%,而銷售額隻占5%~10%的那類商品。

然後針對不同分類,采取不同管理方法。

對於A類商品,要在測定存貨控製標準、采購時間和采購批量的基礎上,盡量減少采購次數,宜以分批交貨的方式辦理,即一次訂購,分批交貨。這樣既可節省采購成本,也不會導致存貨的大幅度增加。至於遇上能提供充足貨源和優惠條件的供應商,則應盡量與其簽訂長期購貨合同。B類商品除了零星采購外,對於經常購進且能利用長期報價采購方式的,一般應通過連鎖總店集中采購,以簡化采購手續,並在準確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選定比較合適的供貨商,簽訂長期采購合同。至於C類商品,由於很難定出一個明確的質量標準,製造商也多不願直接供給,因此宜在調查供給能力和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選定若幹家特約供應商,在需要時以叫貨的方式組織采購。在這裏,重要的是在事前與供應商充分溝通,強調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長期交易。如果價格不是相差很大的話,原則上就從選定的特約供應商那裏進貨。

實際應用時,還可以采取分類與分層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即作為主力的A類商品由連鎖總部統一進貨,各分店不得私下進貨;而對於C類商品和部分B類商品,則可下放采購權力,由各分店自行采購。但是,分層采購應防止出現管理上的漏洞,以避免競爭品牌、品質不佳和信譽欠佳廠商的產品乘機滲透打入,影響連鎖商店形象。

分店如何進行庫存管理

商店統一進貨或自購商品後,一部分商品直接碼放貨架或櫃台銷售。其餘部分應有自己的周轉庫,保持合理的庫存;既能保證滿足顧客需要,又可防止商品脫銷斷檔,且可隨時盤點,處理多餘存貨,加速資金周轉。

保持合理庫存通常有三種方法,即定額控製法,ABC管理法,保本分析控製法。下麵講一講定額控製法。

通過這種方法可製定庫存定額,控製周轉量。可以分別確定最低庫存定額,即安全庫存,確定最高庫存定額,即極限庫存;以及平均庫存定額。各定額計算方法如下:

最低庫存定額=(進貨在途天數+銷售準備天數+商品陳列天數+保險機動天數)平均日銷量

最高庫存定額=(最低周轉天數+進貨間隔天數)平均日銷量

平均庫存定額=(最低庫存定額+最高庫存定額)÷2

驗收和盤點。為加強商品管理,保證商品數量和質量,維護連鎖店的形象,減少商品的損失,從商品進店開始到入庫、上櫃,各環節都要進行驗收,以明確經濟責任。驗收要做到及時、準確。根據商品的性質和包裝不同,可采取不同的驗收方法,但要有具體的驗收細則和標準。

驗收時,如發現不合質量標準或過期、數量差錯、殘損變質的商品應拒收或登記處理。

盤點主要是了解庫存情況,保證賬實相符,維持合理的庫存量。各分店做好商品驗收時,要對庫存商品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盤點,且要在財務報表上如實反映盤點結果,對貨賬不符現象進行差錯分析,同時根據盤點情況調整庫存,及時進貨,與其他連鎖店調劑商品。

三、分店經營

分店如何建立統一營銷管理體製

日本國分公司在建立統一營銷管理體製方麵為我們作出了榜樣。

國分公司是一個有近300年曆史的日本最大的食品批發企業。1978年,國分公司建立了食品自由連鎖集團,吸引了900多家小零售店,1981年建立了經營酒類與日雜用貨零售業務的自由連鎖集團。

國分公司充分調查研究各分店在經營上的困難及要求;並據此建立了RS係統,即所謂“零售支持”係統,執行對各分店的經營指導功能;商品計劃功能;協商建議功能;物流控製功能;信息處理功能。其更在建立統一營銷管理方麵作出出色表現,主要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麵:

國分公司根據各分店的經營能力、地理位置、顧客構成、銷售途徑等因素,製定明確經營方針。

針對商品品種、數量和檔次製定銷售計劃。

在科學地預測未來銷售指標的基礎上,確定新增品種或削減的品種,以求在經營品種相對穩定前提下,盡可能滿足顧客要求。

根據商品的性能及暢銷程度和顧客購物心理,統一負責商品陳列和貨架布置,甚至於對每一層的陳列品種、陳列數量也作統一規定。

總部利用計算機信息係統及時分析各加盟店情況,隨時提出調整銷售計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