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新聞細節描寫對受眾逆反心理的解構(3 / 3)

首先,描寫違法犯罪新聞時要把握好度。報道者在細節寫作時,對違法犯罪的新聞細節,處置一定要合理,特別是涉及到凶殺、暴力、偷盜等惡性事件時,報道者更應謹慎,不要把犯罪細節描寫得過於細致,從社會效果上看,這些格調低劣的文字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無益。其次,不要過度渲染血腥、恐怖的氣氛。讀者作為審美對象,對新聞報道有感官享受的需求。在涉及到需要描寫恐怖、血腥的畫麵時,報道者應掌握好適度原則,把著力點放在事件的積極麵上,引導人們把注意力放在更值得關注的點上。如掌握不好尺度,很容易引起受眾的感官不適,以致生出反感情緒。最後,細節描寫需謹慎,不要違背法律和常識。違背常識的新聞報道會誤導讀者,報道者在進行描寫時,要弄清每一個物品的稱謂、每一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不要想當然或任意捏造。

四、新聞報道的細節描寫在消解受眾逆反心理時起到的積極作用

細節的深度、力度、給讀者帶來的震撼有時可以勝過千言萬語。網絡時代,新聞寫作的手法也慢慢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新聞報道往往從大處著眼,宏觀地對新聞人物和新聞事件進行描述。而今天,記者在報道新聞事實時,更像在講述一個故事,充滿細致入微的描繪。這種趨勢使新聞更可讀、可視、可感,充滿故事性和戲劇性。在消解受眾的逆反心理這一環節上,細節描寫起到了以下幾點積極作用。

1.細節描寫能有效調動受眾的感官,增強報紙新聞的“現場感”,使受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平麵媒體的劣勢之一就是無法像電視媒體一樣將現場畫麵直接呈現給受眾,而精準的細節描寫則可最大限度地彌補這一缺點,使讀者置身於作者設置的情境中,新聞事實變得“可見”、“可感”,增強了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感性認識,因而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想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記者和編輯必須深入采訪,精研業務,使文章行文流暢、動靜結合,幫助受眾達到對信息的深入閱讀。2.細節描寫采用寫實的手法,使信息具體形象,易於接受。細節描寫往往選取典型片段進行描繪,比空洞的套話更具說服力。大量晦澀、專業、抽象的語言不適合普通讀者的閱讀水平,易於使讀者產生抵觸心理,排斥接受新聞信息。新聞報道要堅持讀者至上的原則,使用通俗易懂、易於理解、實用性強的文字傳達信息,提高信息質量,滿足受眾需求。3.細節描寫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避免因獵奇心態而引起的信息曲解。媒體對信息傳達的不到位,極易引起受眾的揣測和曲解。新聞語言應區別於文學語言,將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受眾是新聞、的重要任務。細節描寫填補了概述性語言在信息表達上的疏漏,使受眾於細微處認識新聞事實的具體部分。受眾的好奇心得意滿足,獵奇心態隨之降低,媒體的傳播意圖也就得以實現了。

參考文獻: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 (美)卡羅爾·裏奇著.鍾新譯.新聞寫作與報道訓練教程(第六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 張舉璽.實用新聞理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4] (法)皮埃爾·布爾迪厄著.許均譯.關於電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5] 明銘.一個詮釋性典範:霍爾模式[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2(02).

[6] 高宇光.細節描寫——新聞寫作中的神來之筆[J]新聞傳播,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