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由於自由選擇受到限製,受眾將不可避免地以獵奇心態對未知的新聞事實進行揣測與猜度
新聞媒體對事件報道的缺失會使一些受眾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渴望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揣測到作者的意圖和事件的全貌。這樣極易造成解碼的偏差,即信息誤讀。而猜測並不能準確反映事實的原貌,受眾得不到了解真相的滿足,無法對信息的獲取進行必要的選擇,進而對媒體產生質疑,造成信任危機。
總而言之,受眾的逆反心理是由媒體操作不當造成的,為了避免逆反心理對信息傳播所造成的消極影響,在新聞實踐中,媒體應最大程度保證新聞質量,求真務實。具體到寫作運用上,細節描寫是消解受眾逆反心理的有力工具。
三、細節描寫的具體運用
緊扣主題的、生動的、有特點的新聞細節,不僅可以提高新聞的可讀性,增強新聞的厚重感,更有助於受眾深刻理解消息內容,滿足受眾需求。一篇好的報道,之所以能吸引受眾,引起讀者共鳴,精彩的細節描寫功不可沒。人物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微小的表情,都能使讀者更好地抓住他的特征,窺探他的內心;場景中的一草一木,甚至久未清除的灰塵,都能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充分展開想象力,身臨其境般了解事實發生的場景。好的新聞報道就是要讓讀者從平麵的報紙中看到立體、鮮活的場景。新聞報道中的運用細節描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細節描寫需堅持真實性與客觀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是一切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任何規則、規律的考量都不能作為違背真實性原則的理由。它貫穿於新聞寫作的全過程之中,任何細節描寫也都要遵循這一原則。從大眾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新聞傳播的基本原則是“用事實說話”,即傳者的意圖應該是相對隱蔽的,新聞語言還要做到在解碼時不致使受眾產生被人強迫的感覺而加以拒斥。隻有真實,才具有強大的說服力;也隻有真實,才能使受眾產生感同身受,最終感動受眾。細節描寫也是一把雙刃劍,能否運用得當完全取決於新聞作者。新聞細節可以有效提高新聞的可讀性,但如果細節失真,那麼報紙新聞不但談不上可讀,甚至會引起讀者反感,產生排斥心理,對報紙的名譽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對待新聞細節的首要態度,就是真實與客觀。真實不隻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細節的生命。
(二)細節描寫要符合報紙的辦報宗旨與風格
隨著受眾的不斷細分,報紙的種類與風格也日漸多元化。不同的報紙在辦報宗旨和寫作方式上也不盡相同。信息的相似度也許很高,但如何報道,從哪個角度報道,應根據不同報紙的需要,堅持報紙自身的編輯方針與寫作風格,凸顯報紙特點,精準把握目標受眾。如日報的語言風格應沉穩、莊重,而晚報則可相對輕鬆、活潑。
(三)細節描寫要充分傳達報道者的意圖和觀點
作者在進行新聞細節的選擇時,並不是不加選擇、盲目隨心的,而是有的放矢、經過精挑細選後才呈現在受眾的麵前。而這些細節的選擇是體現報道者意圖和觀點的有力武器。如何在紛繁複雜的新聞事實中精準地選擇最有力的新聞細節成為作者最應關注的問題。首先,確定報道題材,精選新聞細節。報道題材決定新聞稿件的寫作手法,不要事無巨細一一描述,要有所取舍,精心選擇有代表性、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不然非但不能錦上添花,反倒會有畫蛇添足之嫌。其次,根據報道需要,推敲新聞細節。作者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報道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立場與態度。在選擇新聞細節時,要根據報道的具體需要,認真研究表述手法,推敲每一個細節,使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功效,為文章服務。
(四)細節描寫要講究適度原則
記者在描寫新聞細節時應該結合報道的題材,如違法犯罪的新聞細節要寫得相對嚴肅、謹慎;社會新聞的細節可以寫得相對活潑、輕鬆。總之,無論如何,記者在細節描寫時,一定要張弛有度,以免引起受眾的反感和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