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學術產品市場營銷推廣能力。過去傳統的出版是靠書店、批發商這個鏈條,今天網絡電商成為主要的購書渠道,社會化媒體成為圖書主要營銷平台,為特殊人群定製的市場模式已經基本形成。我們把門店營銷、網店營銷、館配營銷、機場營銷、終端營銷等渠道與區域市場相結合,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營銷網絡。我社每年舉辦各類圖書發布會、座談會、學術沙龍近百場,組織會議營銷也達到近百場。初步建成總數超過10萬條、可深度挖掘使用的客戶數據庫,通過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豆瓣、讀者俱樂部等平台,向終端讀者傳遞最新的學術成果,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第四,信息化與數字出版能力。在這個數字時代,如果不具備較強的數字出版能力,不要說發展,連生存都很困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從內容資源和數字平台兩個方麵實現傳統出版的再造,並先後推出了皮書數據庫、列國誌數據庫、中國田野調查數據庫等一係列數字化學術產品,走在我國數字出版領域的前列。
最後,國際學術出版能力。國際出版作為中文圖書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曆來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所重視。特別是近年來,在中國政府“走出去”戰略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通過學術交流和國際書展等方式積極參與國際學術和國際出版的交流合作,努力將中國優秀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推向世界。目前,社科文獻出版社擁有一批覆蓋英、法、俄、日等多個語種的專業國際出版人才,與荷蘭BRILL出版社、德國SPRINGER出版社等多家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聯合出版新書並舉辦學術研討會。近年來,社科文獻出版社有多項著作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以及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外譯項目。
記者:一流的出版社,製度和人才是關鍵。您是如何建立健全出版社現代管理機製並引進優秀人才來推動出版社發展的?
謝社長:社科文獻出版社一直倡導“以人為本、陽光創業、快樂分享”的企業文化理念,搭建和諧創業平台,幫助每一個員工實現他們的夢想。
我社積極推進“人力資源工程建設”,通過建立科學有序的崗位序列實行崗位管理、中層領導幹部交叉任職製度、員工輪崗製度、改革人才選拔使用機製、建立科學有效的培訓機製和考評機製等方式完善人才管理體係;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與福利保障製度激發員工熱情,確保實現發展成果共享;與具有“211”或者“985”資質的重點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簽訂實習基地協議,由高校選派優秀實習生來我社實習,在為在校學生多提供實習崗位的同時也擇優錄用;同時,我們還通過多渠道招聘、建立高端人才引進製度、加強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特邀審稿專家和特邀文稿編輯兩支隊伍等方式來保障人才對出版社發展的推動作用。
記者: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學術品牌,社科文獻出版社是在國內首先涉足“皮書”領域的出版社,也是核心品牌,您和您的團隊是如何打造和維護“皮書”品牌的?
謝社長:皮書係列不僅是社科文獻出版社最重要的出版品牌,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乃至中國社會科學界的學術品牌和高端智庫。經過二十年的精心打造,皮書係列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品種數穩步增加,年出版品種近300種。2012年,皮書被納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係和“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皮書係列從選題準入、印製出版、推廣發行到評價評獎,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條。除過紙質版皮書外,電子版皮書與皮書數據庫陸續投入市場,豐富了皮書的產品形態。皮書係列每年召開近百場發布會,成為中國社科院學術成果發布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