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品牌效益,優化產品結構,我們不斷提升對皮書係列的管理水平,加大皮書評價工作的力度。社科文獻出版社成立皮書評價與研究中心,構建了包括內容評價指標體係和媒體報道監測指標體係在內的皮書綜合評價指標體係,該體係被開發成“皮書評價數據庫”平台並於2013年10月正式上線啟用;成立皮書評審委員會和皮書專家委員會,對每年出版的皮書分學科進行綜合評價,確保皮書內容的原創性和權威性;每年召開皮書年會,與皮書研創團隊共同探討皮書發展的前景。皮書評價工作也是對我國學術研究成果進行係統、科學評價的積極有益的探索。
記者:隨著傳媒技術和傳播手段的不斷革新,紙質出版收到巨大的衝擊,傳統出版社都將麵臨著數字轉型。貴社在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請問貴社在數字化轉型方麵有何舉措和創新?
謝社長:在信息化與數字出版發展浪潮衝擊出版行業之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就在業界率先開展信息化和數字出版探索工作,極力推動數字化轉型,被認為是數字出版領域的領跑者。在信息化方麵,通過ERP、OA、發行專家和財務係統等業務平台係統的研發,社科文獻中英文網、中國皮書網等社科文獻網站群的建設,實現業務操作係統化和信息發布網絡化,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移動辦公、數字化辦公工作進程,並實現最大限度的無紙化辦公。在數字出版方麵,緊緊圍繞自身的出版定位和優質資源,先後試水電子書、數據庫等不同的數字產品形態,並精心打造出皮書數據庫、列國誌數據庫、田野調查數據庫等。社科文獻出版社在數字產品建設、運營模式和營銷推廣等方麵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獲得了許多榮譽。皮書數據庫被評為數字出版知名品牌、中國皮書網榮獲最具商業價值網站獎。接下來,我社將會完成內容資源管理的平台、內容發布的平台以及數據庫產品的建設,形成全方位的現代出版平台,擴大數字產品的收益率。
記者:《今傳媒》作為一本學術期刊,一直也在倡導學術規範,鼓勵學術創新。我們知道,學術規範對學者學術成果的保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據了解,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學術著作出版規範》修訂完成,今年,貴社還將承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著作規範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請您談談我國的學術出版規範。
謝社長:我社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從組織架構、製度設置、規範與標準製定、人員準入、理念倡導、教育培訓等多個角度踐行學術出版規範,樹立行業典範。2012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學術著作出版規範(2012)》頒布並在全社實施,同時,我們還承擔了學術著作出版規範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希望建立起在行業內居於領先地位、在學術界具有重大影響的學術著作出版規範體係。
記者:“十二五”規劃期間,國家以傳承創新為核心,將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作為重中之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的專業出版社,也肩負著巨大的文化使命,您是如何看待這種使命的?貴社對未來的發展有何規劃?
謝社長: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文化興國”戰略的進一步開展實施,傳統出版業整體下滑,複雜的外部環境給出版社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始終堅持“創社科經典,出傳世文獻”的出版理念,堅守學術出版陣地,全力推動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知識文化的傳播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與發展。我們深知,社科文獻出版社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意義重大,不僅關係著企業自身和每一位員工的可持續發展,還關係著讀者的切身利益、產業鏈的和諧順暢、出版行業的健康有序以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我們肩負著使命,懷抱著夢想,朝著30、40年代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那樣的學術聲望邁進。努力發展成為一家具備獨特競爭力的人文社會科學內容資源供應商和海內外知名的專業學術出版機構,這是我們第三次創業的目標。繼續堅守學術出版的理念,加強五大能力建設,推進學術出版標準創立,提升國際學術傳播能力,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我將和所有的社科文獻人一起來圓“中國夢”中的中國學術出版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