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促成交易的話術(2)(2 / 3)

林小姐到一家服裝專賣店去買衣服,好不容易選中了一件衣服,但是覺得價格很貴,而且她記得自己曾經在某家商場也看到過這種款式的衣服,但是價格幾乎卻隻有這裏的一半,這時候林小姐感覺到這家專賣店似乎在很貪婪地宰顧客,因此感到很不滿意。

林小姐(質問):“您這件衣服真的是這個價嗎?”

促銷員(很肯定地):“是這個價啊,市麵上都差不多這個價格。”

林小姐:“是嗎?可是我覺得隻有你們這裏才是這樣的價格,你們想宰顧客也不至於這麼黑心吧!居然比別的地方貴一倍!”

促銷員(心理也很生氣,但她還是盡量克製住了):“既然您覺得您被欺騙了,那您還可以重新選擇。我想,您應該不止一次的見到這種款式的衣服吧,而且價格也可能如您所說的那樣便宜,但是您沒有買下來,我想您一定是另有打算,不是嗎?你選擇了到我們專賣店來買這款衣服,也一定有你的想法,不是嗎?可能你也經過對比了,那麼你是否發現了我們店裏衣服的質量和別處有什麼不同嗎?也許你沒有意識到,價格其實並不是您最計較的。”

林小姐(無語)……

促銷員:“難道您真的對價格這樣耿耿於懷,而要放棄這樣一件合自己心意的衣服嗎?”

林小姐:“不,我並不真正中價格,隻是不能忍受同一款衣服的差價如此之大。”

促銷員(耐心平和):“難道您真的那麼肯定那件衣服和我們這裏的衣服的款式就一模一樣?包括廠家相同?同一代的產品?做工、麵料一模一樣?或者都是今年的新貨?您難道不對這兩者的價格差價產生懷疑嗎?您難道不覺得他們的價格值得懷疑而我們的價格合理嗎?”

林小姐(沉思)……

促銷員:“這款衣服是我們店裏比較受歡迎的一個款式,您想想,難道說那些顧客都沒有對這款衣服的價格做個大致的合理了解嗎?”

林小姐無言以對,最後她還是決定買了這件衣服。

麵對顧客咄咄逼人的質問,促銷員並沒有采取反唇相譏的做法,而是先心平氣和回答對方,以讓顧客能夠平靜下來,接著再使用一係列的反問句,來逐一打消顧客心裏的疑問。而最後顧客顯然也意識到自己對產品的了解也許真的不如促銷員,也許是自己弄錯了,誤會了人家,自己確實也無話可說了,最後就決定買下了衣服。

利用折扣促使客戶購買

“喂?您好,是丁總吧!”

“是的,你是?”

“我是××俱樂部的小謝,那件事您考慮得怎麼樣啦!”

“什麼事?”

“就是關於您加入我們俱樂部的事。”

“這個事,我就不參加了,你們的會員費太貴了。”

“丁總,您這就言重了。參加咱們俱樂部的都是一些像您一樣的高級管理人員,由於超負荷地工作,日積月累容易感到身體嚴重透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適當的休息更有利於工作,您說是吧?”

“沒你說得那麼嚴重吧!”

“丁總,是這樣,企業的成功,是每個管理者的期望。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忙碌之餘放鬆一下,到俱樂部打打球,鍛煉一下身體,還愁沒有充足的精力工作嗎?同時,也免去您的家人對您身體的擔心。再說了,比起咱們企業為國家所創的利潤,會員卡這點費用算得了什麼呢?”

“你還挺會說的。我們企業的效益不好,負擔不起你那個會員卡。”

“丁總,您總是和我們年輕人開玩笑。我們俱樂部的會員卡還有您意想不到的優惠呢。”

“你指的是什麼呢?”

“持卡人可以在與我們俱樂部有合作關係的遍布全國的20家大型賓館和度假村享受5%~10%的優惠,能夠享受到非持卡人所沒有的便利。您一算就清楚了,就當您每月省兩次應酬,每次應酬800元,一個月下來就節省了接近2000元,一年下來節省的錢也就不言自明了。我的這筆小學算術,丁總您給個分,算得對不?”

“你這小姑娘的嘴可真是厲害。”

“丁總,您過獎了。正像您說的,咱們這個卡不便宜,可省下來的錢也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您加入的話,我可以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給您適當的優惠。”

“你別說了,為了你的工作,也為了我的身體,我周末去報名。”

“謝謝丁總的支持,到時我會恭候您的光臨。再見!”

上例中,推銷員在決策人提出價格弱點後,並不是按照決策人的思路解釋價格。而是從需求度和迫切度兩個層次為決策人進行分析,對決策人進行相對價格的引導。

利用折扣化解客戶的不滿

有一次,一位外地客人來到北京一家商場中銷售地毯的櫃台麵前,他先是把櫃台上擺著的絲毯認認真真地看了一刻多鍾,看完之後,才回過頭對推銷員說:

“對不起,小姐您是否能為我介紹一下這些絲毯?”

“當然可以。”

推銷員爽快地答道,接著就對顧客介紹了絲毯的製作、風格、特色、分類等。客人專心致誌地聽著介紹,臉上掛著一絲微笑。當推銷員介紹完絲毯之後,這位顧客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會,忽然很嚴肅地對售貨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