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現代雕塑》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了大量國內外的雕塑作品,同時我把自己搜集的資料包括采風時拍攝的大量照片製作成課件,課上,學生的資料和教師的課件共同展示,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雕塑作品。
三、讓動手製作成為展示學生創新能力的平台
工藝美術是初中美術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工藝美術集工藝性、實用性、裝飾性、欣賞性於一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具優勢。我們把工藝美術課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載體,把動手操作作為展示學生創新能力的平台,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值得大力提倡。我們不止把廢舊的易拉罐,製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動物,用植物莖稈組合出精美的裝飾畫和亭台樓閣。我們更提倡多種材料的組合,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的創造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
比如我們打破教材的限製,以製作大賽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進行手工製作,結果很多材料被學生們組合起來,征集上來的許多作品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很多學生的作品體現了他們獨特的創作思想甚至體現出了他們超現代的寶貴意識。
四、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發展創新意識
初中美術教材盡管內容淺顯,但是涉及領域很廣,教材內容體現多元文化的廣泛融合,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美術入門的過程中開闊視野,陶冶情感。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排體係和設計意圖將多元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古希臘文化中,人們把阿波羅神奉為太陽,他主宰著光明、文藝、學術和醫藥。這與中國的太陽的傳說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我在讓學生以“光明”為主題進行繪畫創作之前,為學生展示相關的中外文化,學生在這些東西的啟發下進行創作,湧現出了很多令人滿意的作品。雖然他們的筆法還很稚嫩,但作品中卻閃射出智慧的火花,體現著他們難能可貴的創新精神。此外,教師還應該多組織學生參加跨區域性甚至國際性的繪畫比賽,使學生們的繪畫作品與外來孩子的繪畫作品進行廣泛交流,這樣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在美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是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覺性,發掘其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是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隻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業務水平,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