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營銷之“勢”(8)(3 / 3)

?、、第17集、楊冠雄查出了假藥包裝點,樂柏年委托楊冠雄親自去端掉它,以便查出幕後的人是誰。楊冠雄和小郝來到河北香河在家包裝的張大牙處。一番較量,張大牙為保命同意與警方合作。接著楊冠雄一舉端掉了胡林的窩點,又從張大牙口中得知這些都是小青龍搗的鬼,並查明了小青龍的老巢。

?、、第18集、樂柏年和樂柏鬆來到祖先堂,樂柏年講起同仁堂的往事,講起為了同仁堂操碎了心的列祖列宗,講起了為樂家而死的大查櫃的祖爺爺,兄弟倆終於達成了一致。

?、樂柏年當眾燒假藥,一把火在北平人心中燒了幾十年。

?、、同時,小青龍的假藥作坊被小毛、同順、二平燒了個精光。”

你說,同仁堂為什麼經營的好,曆經幾百年不衰?除了藥好以外,再一個就是懂經營。出現假藥本來是件壞事,但是同仁堂把壞事變成了好事,反而信譽更好了,這就是“造信譽之勢”的功勞。

《大宅門》裏講的也是同仁堂的故事。同仁堂的經營者很聰明,利用事件做營銷、利用事件做信譽。我們畜牧業裏就出現了大笨蛋,那個一夜之間轟然倒下的三鹿集團,把幾十年的苦心積累搞沒了,把幾萬名員工坑苦了。大家的奶粉裏都做假,你被抓住後,還想用幾箱奶來擺平消費者,心存幻想,最後連董事長也鋃鐺入獄。這是妄想。

案例:富康造勢得美譽。

但是,三聚氰胺是不是帶來的都是殃及池魚?也不一定。飼料行業因為這個東西倒下的企業、入獄的販賣者有,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而崛起的企業也有。黑龍江富康飼料是黑龍江省內一個區域性的知名企業。三聚氰胺事件出現後,他們的董事長賀山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商機:在第一時間對自己的奶牛料產品進行自檢,沒發現問題後又送到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在得知本企業的產品中沒檢測出三聚氰胺後,迅速在媒體發布有關信息,並大量印製“產品保證說明”發放。一時間,很多企業仍然受困於三聚氰胺問題的時候,富康飼料的奶牛料迅速補位,占據了其他企業的市場。所以,危機對很多企業來說是災難,而對一些善於捕捉商機的企業來說,則是千載難逢的機遇,這既體現了危機應變能力,也體現了企業善於“造勢”的高超能力。

案例:海爾造勢砸冰箱。

通過我的研究發現,很多企業的崛起和“動手”有關,同仁堂燒假藥,而海爾就砸冰箱。

有這樣一個故事:“1985年的一天,張瑞敏的一位朋友要買一台冰箱,結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後勉強拉走一台。朋友走後,張瑞敏派人把庫房裏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現共有76台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把職工們叫到車間,問大家怎麼辦?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兒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台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台冰箱賣了,就等於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台這樣的冰箱。”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幹的誰來砸,並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很多職工砸冰箱時流下了眼淚。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張瑞敏發動和主持了一個又一個會議,討論的主題非常集中:“如何從我做起,提高產品質量”,三年以後,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這個故事後來還被拍進電影《首席執行官》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