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營銷之“勢”(6)(3 / 3)

至今,我沒有見過“雙胞胎”的締造者鮑洪星,但是,他成了我僅有的本行業內佩服的幾個人之一。

做營銷策劃的,“造勢”當學鮑洪星。

造勢,企業究竟怎麼做?

一說造勢,搞技術的人通常會有些反感,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很多好的產品因為沒有好的營銷策略、營銷班底和成功造勢,至今“久困深閨人不識”。有很多朋友讓我給他們推薦幾個好產品,我就向他們推薦浙江大學唐天科技有限公司搞的那個產品糖萜素,一個替代抗生素的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國家863計劃項目。這個東西從茶樹籽裏提取,完全植物的東西,很有前景,目前已經獲得13個國家的專利。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中央電視台著名欄目《走進科學》曾經專門做過專題播出。我們都知道,未來食品的發展趨勢依次是無公害、綠色和有機,有機是最高的層次。而糖萜素作為一個成熟產品,又得到了眾多發達國家的認可,產品使用成本也並不高,應該很有前景。可是,從產品問世到今天曆經許多年,為什麼一直賣得不溫不火呢?就是一個原因:搞技術的人在做推廣,用著技術人的思維模式在做市場人應該做的事情。糖萜素的發明人詹勇博士曾經在2008年全國獸藥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受我的邀請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講座,很顯然,他的推廣思維不足以使糖萜素這個產品一炮走紅,當然,這隻是我的個人看法。在全國飼料工業博覽會上,我也多次關注他們的展位,感覺也是不太理想,這是個很遺憾的結果。我建議找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好好地策劃一下,好好地“造勢”一下,早一點把它推廣好,也是造福我們消費者的一件好事情。

這時候,我想起了鮑洪星。

其實,就是在寫下這段文字的上個月,我在沈陽深談的那位博士,對飼料、尤其是乳豬料極有研究的一位專家,也在做自己的事業,同樣因為“造勢”的意識和策略不夠,很好的產品卻沒有十分理想的收獲。

那麼,企業究竟如何“造勢”呢?

(1)造空間之勢。

中小企業最喜歡造勢,那是因為企業的知名度不高、品牌不夠響亮,很多方麵在市場上並不具備優勢,所以,隻好自己“造”。當初正大集團在中國也一樣造勢,我那時候還沒有接觸畜牧業,但是卻通過每周一次的“正大綜藝”了解到正大集團,而且還會哼哼那句“那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所以,正大這麼大也一樣會去造勢,而且很會造勢。正大能成為中國畜牧業第一大企業,不是用嘴巴吹出來的,即使有人說正大是靠連帶擔保才滾出這麼多正大係的企業,那也是“借勢”借出來的,仍然不是吹出來的,那是“資本運作”。

空間優勢怎麼“造”?中小企業的實力相對弱是不錯,但是要看空間有多大,如果把精力隻放在一個縣、一個鄉甚至隻是一個經銷商上麵,那就會形成絕對的空間優勢。

關於這一節我們可以參考前麵新中旭公司在巴彥的一場活動,那一次促銷活動現場訂出濃縮飼料230噸,一舉打開在當地(一個鄉鎮)的市場,成為當地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飼料營銷活動。可見,把優勢集中在一個相對小的空間裏進行造勢活動,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這就是“畢其功於一役”。

(2)造時間之勢。

造勢做廣告猶如下雨一樣,雨雖然大了,下的時間很短,地表是濕的,裏麵還是幹的,莊稼沒有汲取到足夠的水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雨下得小,如果持續地下,效果未必差。這要求的就是一個持續性。我們上麵分析的“雙胞胎”造勢策略可以看出,“雙胞胎”的廣告是立體的,而且是持續的。

最近,我曾經去牡丹江地區的一個鄉鎮,那裏可以說遍地是豬(有點誇張),養殖很是密集,而且單戶養殖規模適中,是一個十分適合集中“造勢”、重點開發的地區,這樣的地區自然也就是很多企業的目標了。我和鎮裏旅館的老板攀談起來,希望獲取更多的信息,居然驚奇的發現旅館老板竟然有豐富的飼料知識,原來,這裏是飼料業務員的聚集處,見的多了,自然知道的也多了。

然而,很多飼料公司都在這裏開發過,並且有些企業曾經開場不錯,後來為什麼銷聲匿跡了呢?經過仔細調查,我終於發現了原因:原來,很多企業在這裏搞開發並不是公司戰略行為,隻是業務員的常規開發。在開發初期,公司還能提供一些支持,包括宣傳的、政策的,而初步開發完成以後,支持則沒了,宣傳也時有時無,以業務員一己之力來開發這樣一個市場,肯定是不適合的。所以,業務不斷地衰減又不斷地有企業來衝擊這個市場,業務員抵擋不住,慢慢地失去了信心,直到現在,也幾乎沒有持久的贏家。想一想,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中,遼沈的塔山、淮海的碾莊、八義集,哪一場關鍵的戰鬥不是意誌的對決?而關鍵地區的戰鬥則是讓一盤棋死、活的關鍵所在!

(3)造創意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