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營銷之“勢”(5)(2 / 3)

聰明的人可以預見未來,這種預見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根據經驗、局勢、科技、社會的發展得出的科學結論。真正的投資家買股票買的其實就是趨勢。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也敏銳的發現了這一趨勢並及時地抓住了。2008年巴菲特以8港元每股的價格,斥資18億港元入股比亞迪2、25億股,約占比亞迪配售後10%股權,一時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股神的青睞給了比亞迪一個千載難逢的造勢機會,巴菲特的動作,讓比亞迪不僅股價大漲,連帶其產品也在市場上“大熱”。業內人士分析,巴菲特看好的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巨大潛力。隨著人們對石油的需求卻與日俱增,油價居高不下,代替石油的新型動力車前景被各方看好,世界各大汽車企業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巴菲特的“引導”下,全球投資者對比亞迪在電力汽車領域的潛力都寄予厚望。

巴菲特為比亞迪造勢,收獲的是金錢;比亞迪借巴菲特造勢收獲的是未來。首富,因“明勢”、“借勢”與“造勢”而誕生。

2、黃蒞中,桂龍造勢寫新篇。

黃蒞中,廣西桂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廣西桂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一個兩年前名不見經傳的飼料企業,如今據傳已經是中國教槽料最大的供應商。在此前,我並不認識黃蒞中,更不了解偏安一隅的廣西桂龍。趙明先生在我麵前多次提起黃蒞中和廣西桂龍,均未引起我的注意。2008年,趙明先生在上海組織“中小農牧企業戰略抉擇與突破高級研討班”,極力邀請黃蒞中作為演講嘉賓,這才使我加深了印象。

黃蒞中在台上講課的時候,我在下麵認真的聆聽,聽到他敘述清晰的發展思路、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可以迅速複製的營銷策略,這些足可以證明,黃蒞中和他的廣西桂龍之成功未來是可以預見的。會中,我和黃蒞中進行了一次深談,更加深了我對他的印象。僅僅分開一年多,當時還隻剛剛嶄露頭角的桂龍教槽料已經在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目前,桂龍的教槽料月銷量已達到4000多噸,飼料總銷量達到2萬餘噸,發展勢頭強勁。

縱觀桂龍的發展曆史,也是一個展現高超“明勢”、“造勢”、“借勢”能力的曆史。黃蒞中原來就職於深圳成農的副總經理。成農是一家近幾年發展很快的飼料新銳企業,乳豬料是他們的戰略產品,這一點,黃蒞中自然了然在胸。黃蒞中離開成農後,沒有帶著幾個兄弟自己建個小廠子,賺一點快錢,而是選擇了廣西的一家有實力的企業共謀發展大計,這是第一次成功的“借勢”。選擇在這裏,是因為兩廣和福建地區又有著足夠大的教槽料消費市場。

桂龍一開始便把做最專業、最大的教槽料生產企業作為奮鬥的目標,把企業在這一細分領域放到了一個放眼全國的高度,這種高度就是“勢”。我們知道,黃河、長江可以流多遠取決於發源地的高度,沒有高度哪來的落差?也正因為青藏高原有足夠的高度,起源於巴顏喀拉山的長江流經10個省、市、區最後彙入大海。而黃河,也流經9個省、市、區。

桂龍人深知,一個再好的產品,“酒好也怕巷子深”。桂龍人對自己的產品自信,但是卻等不起漫漫長久的市場開拓時間,他們需要通過一個載體迅速地走向全國,而攀附這個載體走向全國市場的做法就是“借勢”。

做飼料產品的人都知道,預混料是一個不完全產品,在配合飼料中的比例通常隻占1%-5%。限於這個空間和工藝,想把教槽料做成預混料無疑比登天要難,這也成為預混料企業的一個軟肋:沒有好的教槽料作為敲門磚,後麵的預混料再好,進入規模化豬場也是困難重重。這也正是桂龍教槽料迅速走進豬場的機會所在。因為隻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即把教槽料做到全國前列,黃蒞中因而被行業人士譽為“營銷奇才”。這樣一個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桂龍采取為預混料企業進行代工,由預混料企業使用自己的包裝進行銷售的方式。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桂龍教槽料和預混料企業的結合,實現了雙方價值的共贏。桂龍的產品有效的利用了預混料企業的銷售通路,而預混料企業也因為有了高品質的教槽料作為敲門磚而更便捷、有效的開拓市場。這是桂龍再一次成功“借勢”的典型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