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營銷之“術”(14)(1 / 3)

有人這樣定義客戶觀念:“所謂客戶觀念,是指企業注重收集每一個客戶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統計信息、心理活動信息、媒體習慣信息以及分銷偏好信息等,根據由此確認的不同客戶終生價值,分別為每個客戶提供各自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傳播不同的信息,通過提高客戶忠誠度,增加每一個客戶的購買量,從而確保企業的利潤增長。市場營銷觀念與之不同,它增強的是滿足一個子市場的需求,而客戶觀念則強調滿足每一個客戶的特殊需求。”這其實就是注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現在個性化產品定製服務的興起,正是基於這種觀念的蓬勃發展。2009年,一種叫做“十字繡”的產品風靡全國,它滿足了客戶的參與欲望,也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是基於客戶觀念的營銷。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叫做“百姓坊”的連鎖店,提供的是有關於姓氏的個性化產品,也很受大家的歡迎。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任務是確定各個目標市場的需要、欲望和利益,並以保護或提高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方式,比競爭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標市場提供能夠滿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務。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要求市場營銷者在製定市場營銷政策時,要統籌兼顧三方麵的利益,即企業利潤、消費者需要的滿足和社會利益。”(參考網絡內容)。

在我國,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營銷觀念基本還處於推銷觀念為主,多種觀念並存的時期。尤其是農牧行業,多數企業還處於這個階段,所謂的滿足客戶需求,還隻是更多的停留在口頭上。當然,一些企業已經以市場營銷觀念來指導經營,走出了不錯的路子。

二、矛盾、衝突的客戶需求。

現在,我們畜牧業營銷講得最多的就是滿足客戶需求,事實上,在很多區域、很多時候,所謂的滿足客戶需求是處於矛盾的心態中,尤其是在中國,以散戶占據主要市場的時期。

1、第一個矛盾是長得快與多賺錢的矛盾。

以飼料產品為例:我們的產品是生產資料,應該是滿足豬的生長需求,讓豬多吃快長。所以,出現了第一個矛盾:我們為了讓豬長得快,添加了大量不該添加的抗生素、添加劑,甚至是“瘦肉精”,豬長得是快了,但是人不滿意,豬肉的品質下降,味道不好,消費者不買賬,豬肉的價格上不去,雖然長得快了,養殖戶並沒有多賺錢。所以,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是在比誰的飼料讓豬長得更快,用料更經濟。這是滿足客戶的需求嗎?養殖戶不是消費者,是生產者,飼料是生產資料,養殖的目的是獲得經濟效益,事實上,我們隻做到讓豬長得更快了,並沒有幫助他多賺錢。這就是第一個矛盾,因為,多數養殖戶都讓豬長得更快了。成為普遍現象以後,“長得快”不再是多賺錢的唯一手段。

2、第二個矛盾是一級客戶和二級客戶的矛盾。

我們假定經銷商是一級客戶,養殖戶是二級客戶,那麼,他們的需求是一樣的嗎?現階段,養殖戶的需求是用最低的成本養好豬;經銷商的需求是用最少的投入賺最多的錢,要求每噸飼料的毛利高,要求銷量大。事實上,現在的經銷商都是鄉鎮、村級經銷商多,他的市場是限定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的,在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經銷商更樂於經銷毛利更高的產品。所以,這個時候所謂的滿足客戶需求,實際上隻是相對的,是和其他產品相比較。那麼,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是為了動物設計的呢?還是為養殖戶設計的?或者是為經銷商設計的?如果是為了養殖戶設計的,那麼,你在蛋雞、肉雞料裏麵加這麼多的“魚腥香”做什麼?雞能聞到還是能誘食?許多時候,我們的產品傾向於滿足經銷商的需求,所以,追求飼料的感官、蛋白含量,這本來無可厚非,因為經銷商就是你的客戶,大家不要拿著這種產品告訴養殖戶或者豬說我們在滿足你的需求。

3、訂單式合同養殖才算是基本解決客戶需求。

我覺得六和是在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前麵說過,大家搞養殖不是當寵物養,是為了賺錢。我們來簽一個養殖合同,我為你提供基本上所有的生產資料,你利用你的場地、資金(甚至資金六和也可以幫助你進行擔保、反擔保、融資)勞動力來獲得利潤。你養一批雞大概可以收入多少錢,你自己心裏基本都有數,願意養,就是滿足了你的需求,不願意,就是沒滿足,這算是基本滿足客戶的需求。

4、客戶的需求一定是賺更多的錢。

那麼,一級客戶(經銷商)與二級客戶(養殖戶)之間有沒有共同的需求?有,那就是都需要賺更多的錢。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究竟有多少經銷商會以滿足養殖戶的這個需求為出發點來經營?大家心知肚明,取舍之間,還是先滿足自己的欲望。養殖戶需不需要經銷商(或者是類似與合作社的服務組織)?是需要的,經銷商是現階段生產分工的需要,上遊廠家的服務無法直達養殖戶,所以,就需要經銷商的存在。經銷商的存在不是合理不合理的問題,而是經銷商在這個產業鏈中應該做什麼,獲得多少利益的問題,經銷商應該做的,實際上是一個養殖服務組織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