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求的是成長性好。我認識一個業務員,女性、很有能力,也很敬業,一個人連牛飼料帶豬濃縮飼料一個月能賣300多噸,每天開著一個麵包車去推銷。3年就把一個麵包車幾乎開報廢了,但很可惜的是企業倒閉了,她幾年的辛苦都白費了。現在,她到了一家新的企業,能帶走的客戶也不是全部,損失了很大一部分。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先看企業的成長性如何,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現在即使是大企業,一樣有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就是“道德風險”。比如現在食品行業的三鹿、曾經的草原興發,行業外的還有天津華旗果茶,保健品的巨人集團、三株集團、沈陽飛龍、哈慈集團,這些大廈轟然倒塌,帶來的損失也會波及個人。
第二就是企業文化要好。我這裏說的企業文化不是掛在牆上的,是企業中事實存在的。許多的企業任人唯親、小人當道,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下,你很難施展自己的才華,也很難有真正的前途。所以,要看他們的企業文化,求職前要多了解、多打聽、多觀察。
第三就是教育培訓體係如何了。其實,很少有人能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成功。就像一棵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要成材一樣,需要經過修剪、需要嗬護。許多人做了多年的業務,都沒有經過係統、有效的培訓,現在還是個半瓶子醋,靠自己一點點的摸索。當然,如果你夠努力、夠有悟性,也可以成功。但是這種成功會更辛苦、更曲折,很多企業招聘業務員隻是簡單地培訓或者根本不培訓就放到市場上,並美其名曰叫“是騾子是馬遛遛就知道了”。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等於把槍交給平民去跟正規軍作戰。除非你是超人(而超人是有限的),其結果多數是你先被折磨的遍體鱗傷。如果你的意誌堅強還好,否則,你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好的企業不是招聘人才,是把人才招進來,經過係統、有效的培訓然後指定專人(有一定經驗的老員工)進行一對一的輔導,這樣你才會一路快跑。我對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家大型企業至今心懷感激,這家企業先後多次送我出去培訓,最多的一次把我送到上海朱家角台灣人的培訓班裏學習21天,正是經過這麼多的培訓,我個人對營銷才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領悟。所以,薪水可以少計較,一定要注意有沒有好的培訓體係。這一點我們農牧行業做的還是很不足的,也正是因為許多的企業培訓缺位,我才發起創辦了“農牧行業營銷特種兵訓練營”。
一個人,特別是一個營銷人,成功的路上真的可以說是荊棘遍地。因此,光有一個思想上的準備和持續的努力還是不夠的。我在前麵說過,一個雞蛋要想孵成小雞,既需要內因,也需要外因。內因要求雞蛋本身要是個“好雞蛋”,外因是要求足夠的溫度,好比母雞或者孵化箱的作用。
我在2005年曾見過萬裏大造林的董事長陳相貴,那個人不可謂沒有本事,幾年的時間,政府、高官、高秀敏等名人相繼被他拉下水,“縱橫”12個省、市、自治區,涉案金額12、79億元。我去見他的時候,他在北京的分公司設在隆福寺,整整的一層,很有氣派。但是如果你跟了他,那就完了,你多年的努力將會付之東流,而且名譽也會受損,這就是跟錯人的悲哀。
換句話說,如果你跟錯了企業、跟錯了人,無論你如何地努力,你做的都是錯事,都是在沙灘上建立的大廈,都是無謂的努力!這是從大的角度來說,從小的角度上來說,你的直接主管對你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
2005年,我從人才市場上招到一個小夥子,學曆雖然隻是一個脫產電大生,但是做事很有眼色,而且夠敬業。於是,我把他單獨安排在一個市場,打算下力氣培養他,並安排了公司一個資曆最久的區域經理輔導他。然而,最後他的前途就壞在這個區域經理手裏,這個區域經理很少教他做業務的技巧,卻不斷給他灌輸不良思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宣傳消極的東西,並且在不良習慣上言傳身教,幾乎“C、H、P、D、C”都教給他了,本事沒學到多少,偷懶耍滑卻學會了。因為手下員工比較多,所以,許多事情沒有被我即時察覺,等發現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本來我是一直想讓他吃點苦頭、鍛煉一下,將來把他調到我的身邊好好的指導一下,培養他做我的助手,很可惜他在不良的環境下迅速蛻變,最後不得不離開公司。
這個小夥子僅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必定影響他的一生。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業務團隊裏是並不鮮見的。許多公司都有這樣的人,你在上麵宣傳健康的東西,他在下麵用消極的東西來影響你;用一些投機取巧的小把戲讓他你對付公司的製度和流程,表麵上你占了一點小的便宜,實際上你養成了一種壞習慣和不正確的工作觀、事業觀,最後損失最大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