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力的策略分析(2 / 3)

2.製定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戰略,是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力的基礎

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從性質上來講,已具備戰略性和整體性。計劃經濟體製下傳統企業的人事管理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區別之一,就是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以具備了計劃經濟體製下企業人事管理不具備的戰略職能。現代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管理是指企業在麵對複雜多變,嚴峻挑戰的外部環境下,在對企業內外環境和條件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而製定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總體性謀劃,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人力資源戰略管理人力資源戰略是企業經營戰略的核心,它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適合本企業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如根據員工期望,建立於企業實際需求相適應的激勵製度,使用更科學、先進、合理的方法降低人力成本,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與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培訓開發,提升員工的競爭力,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等。

3.科學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是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力的基礎

人力資源規劃是指以企業發展戰略、生產經營目標為核心,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和供給進行預測,製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從而使企業人力資源的供求達到平衡,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勵員工的過程。人力資源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和專項業務計劃兩大類。總體規劃是計劃期內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的總目標、總政策、實施步驟及總體預算的安排。專項業務是針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及任務而製定的具體計劃,主要包括人員招募甄選計劃、使用計劃、 晉升計劃、教育培訓計劃、薪酬計劃、退休計劃、勞資關係計劃

等等。因為人資源供給和需求都具有一定剛性,人力資源不能隨時購買,需要一個培養過程,所以要從長計議。外部環境變化,企業戰略本身的調整,企業員工隊伍本身的變動,如退休、離職,造成崗位空缺和人力資源缺乏,企業現有人力資源分布不合理,需要有計劃地調整等等,都需要企業對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加以調整,而人力資源從補充到適應需要一定時間,這些需要先規劃、安排。隻有有了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的供需平衡,為提升競爭力打下基礎。

4.加大對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為提升人力資源競爭力提供物質保證

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最早闡釋了人力資本的概念,他認為人力資本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技能和生產知識的存量。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的知識和技能的取得不是無代價的,人的知識和技能的取得是投資的結果,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經濟增長,必須擁有掌握現代知識和技能、適應生產力要求的人力資源,而這些必須通過大量的投資來實現,企業也不例外,要想擁有掌握現代知識和技能的人力資源,也必須加大投入,尤其是資金的投入。企業對人力資源投資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加大人力資源管理的投資力度;其次,要增強人力資源管理投資的針對性,提高投資的收益率,即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及員工實際情況,針對當前急需的知識和技術進行投資,甚至進行超前性投資,使企業人力資源成為掌握了本行業或本職崗位所需現代知識和技能的不可替代的稀缺資源,從而提升其競爭力。

5.完善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措施,挖掘員工潛力,不斷提升其競爭力

激勵是指引起個體產生明確目標指向行為的內在動力,激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組織員工積極性及能力的發揮。組織激勵水平越高,員工積極性越高,其能力及潛力發揮越充分。美國哈佛大學威廉.詹姆士的一項研究證明,員工在受到充分激勵時,可發揮其能力的80---90%,而在保住飯碗不被開除的低水平激勵狀態時,員工隻發揮其能力的20—3%。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如何采取科學的方法對員工進行充分的激勵。首先,管理者要認真學習國內外的激勵理論,主要有內容型激勵理論(包括需要層次論、ERG理論、雙因素理論、成就激勵論等)和過程型激勵理論(主要有期望理論、公平理論等),用以指導提高組織的激勵管理水平;其次,針對具體的管理對象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比如戰略理想激勵、目標成就激勵、參與責任激勵、環境激勵、團隊激勵等;再次,要注意激勵的技巧,比如激勵過程中要注意組織目標與目標相結合,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要把握好激勵的時機和頻率等,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