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息安全基礎設施
建立有效的身份認證、授權管理和責任認定機製,以及健全信息安全監測係統,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的防範能力和網絡泄密的檢查及發現能力。統籌規劃電子政務應急響應與災難備份建設。完善密鑰管理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密碼、訪問控製等技術保護電子政務安全,促進應用係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4.信息資源
政務信息資源是政府在履行職能過程中產生或使用的信息,為政務公開、業務協同、輔助決策、公共服務等提供信息支持。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主線,是深化電子政務應用取得實效的關鍵。
1)信息采集和更新
各級政府要根據依法行政的要求,明確界定各部門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權責,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2)信息公開和共享
各級政府要圍繞社會公眾和企事業單位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編製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行政決策的程序和結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拓寬群眾參政議政的渠道,保證人民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要統籌兼顧中央和地方需求,依托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係與交換體係,實現跨地區、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
3)基礎信息資源
基礎信息資源來源於相關部門的業務信息,具有基礎性、基準性、標誌性、穩定性等特征。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等基礎信息的采集部門要按照“一數一源”的原則,避免重複采集,結合業務活動的開展,保證基礎信息的準確、完整、及時更新和共享。基礎信息庫分級建設、運行、管理,邊建設邊發揮作用。
5.服務與應用係統
服務是電子政務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緊緊圍繞服務對象的需求,選擇優先支持的政府業務,統籌規劃應用係統建設,提高各級政府的綜合服務能力。
1)服務體係
電子政務服務主要包括麵向公眾、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的各種服務。服務的實現程度、服務效率、服務質量是電子政務建設成敗的關鍵。要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網絡為載體,逐步建立電子政務服務體係。
政府通過整合和共享信息資源,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滿足政府服務公眾和企事業單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記和管理、法人登記和管理、產品登記和管理、市場準入和從業資格許可等方麵實現信息共享。為滿足政府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場與經濟運行、農業與農村、資源與環境等方麵的信息監測與分析服務。為滿足各級領導科學決策的需要,提供信息彙總、信息分析等服務。為滿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資源管理、財政事務管理、物資管理等信息服務。
2)優先支持的業務
“十一五”期間,主要圍繞公眾、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的需要,選擇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業務流程相對穩定、信息密集、實時性強的政府業務作為電子政務優先支持的業務。從提高工作效率、監管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降低行政成本出發,應優先支持辦公、財政管理、稅收管理、金融監管等業務。
3)應用係統
應用係統是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內容。“十一五”期間,要圍繞優先支持的業務,以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以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係與交換體係為支撐,兼顧中央和地方的信息需求,統籌規劃應用係統建設。重點是完善已建應用係統,強化已建係統的應用。對於新建的應用係統,要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統籌規劃建設。
10.3網上旅遊隨著現代科技和信息產業的發展,Internet的興起給旅遊業帶來了新的契機,網絡的交互性、實時性、豐富性和便捷性等優勢促使傳統旅遊業迅速融入網絡旅遊的浪潮。事實上,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航空公司和旅遊飯店集團基於增值網絡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構建的計算機預訂係統可視為網上旅遊的雛形。
世界旅遊組織在其出版物《EBusinessforTourism》中指出:“旅遊電子商務就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旅遊機構內部和對外的聯通性(Connectivity),即改進旅遊企業之間、旅遊企業與上遊供應商之間、旅遊企業與旅遊者之間的交流和交易,改進旅遊企業內部業務流程,增進知識共享。”這一定義概括了網上旅遊的應用領域,側重的是對其功效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