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巴西加大國際援助的力度向國際社會展現了巴西外交“積極作為”的轉變,這也是新世紀以來巴西外交的重要特點之一。巴西外交部國際合作司是具體履行國際技術合作的機構,該機構核心宗旨是,通過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合作,改善巴西的國際形象,提高巴西的國際感召力,強化巴西的軟實力。自盧拉第二任期(2007—2010年)以來,巴西在接受援助的同時,逐漸加大了對外援助的力度,以服務於其“開拓外交空間”的目標,而非洲是巴西對外發展合作的重點。從合作形式來看,技術合作和經濟援助是巴西對非援助的主要手段。其中,在技術合作方麵,根據巴西外交部的統計,非洲約占巴西2010年實施技術發展合作資金的57%,而2010年對非技術合作資金是2009年的三倍。當前巴西在非洲的技術合作遍及40個國家,共計約有150個技術合作項目。技術合作範圍主要包括熱帶農業、熱帶醫學、職業技術教育和社會政策推廣等四大類。在債務免除方麵,盧拉政府和羅塞芙政府均對非洲部分國家的債務加大了免除的力度。比如,盧拉政府先後免除了莫桑比克(3.15億美元)、尼日利亞(8310萬美元)、佛多角群島(400萬美元)和加蓬(3600萬美元)等國債務;羅塞芙則利用2013年5月出席“非盟50周年紀念會”時宣布免除12個非洲國家所欠的8.977億美元的債務。巴西外交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費爾南多·阿布雷烏在介紹巴西的國際經濟援助時表示,傳統援助國一般是將資金用在特殊項目上,有時這些項目是他們預先設定好的,而實施起來會與受援國的非政府組織發生衝突,而巴西的援助模式是根據受援國政府的要求來開展的,是絕對基於不幹涉原則,甚至在管理和透明度上不給受援國硬性的要求,因為這些事情屬於主權範圍之內。另外,巴西模式也有別於其他新興國家的做法,不附加任何條件,比如在工程承包上,巴西在材料、設備和務工人員等問題上不設任何前提條件。巴西模式的發展合作在非洲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布基納法索駐巴西大使阿蘭·讓·古斯塔維·伊布都(Alain Jean Gustave Ilboudo)曾表示“巴西感覺距離非洲很近”。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非洲項目主管金恩億(Mwangi Kimenyi)也認為,巴西更貼近非洲,非洲國家在投資上對巴西比較偏愛。特別是在非洲的葡萄牙語國家中,巴西正在成為這些國家對外政策的優先目標。比如,從重要性和影響力來看,巴西在安哥拉外交處於前三的位置,而在安哥拉未來外交優先國家中也處於同樣的位置。在莫桑比克,巴西的影響力居第十位,而在未來優先夥伴方麵,巴西則將上升至第五的位置。
巴西駐英國大使羅伯托·雅瓜裏貝在分析巴西軟實力建設時曾強調,巴西的形象正在發生著從“虛幻和狂歡”向“經濟、環境、民主和社會凝聚的大國”的轉變。隨著巴西經濟實力的壯大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上升,巴西政府在最近十年間加強了公共政策的針對性,積極推動公共和民間外交,促進巴西軟實力的強化和提升。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巴西目前尚缺乏一個促進巴西文化傳播、強化巴西國際影響力的專門機構。對此,倫敦經濟學院拉美經濟史教授科林·裏維斯認為,殖民大國在實力下滑且需要促進貿易的時候往往會在海外建立相關機構,推廣其文化以維護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而巴西則是一個上升中的國家,雖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設置,但它反而可以保持輻射的多源性,但同時也可能麵臨“無法聚焦”的風險。在這一點上,巴西政府一直堅持自己的軟實力發展模式。巴西外交部甚至提出了“西方”軟實力建設的巴西模式,指出西方元素隻是巴西文化的構成部分,而這種文化的特質性需要巴西運用另一種向世界展示的方式,因為巴西絕不是微不足道的國家。
不管是從國家發展,還是從軟實力建設方麵,巴西都在嚐試著一種不尋常的模式。究其原因來說,獨特的種族結構、和平的國內和地緣環境、多文化的高度融合不僅是促成巴西“不一樣崛起”的根本所在,同時也正是巴西軟實力的最核心內涵。正如巴西一位評論家所言,巴西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就是它的文化和人民,不管本國經濟和國際政治局勢風雲變幻,它們都能夠泰然處之。盡管巴西在最近20年間整體呈上行趨勢,但客觀地分析,目前它尚處在向世界推介和被世界發現的階段,正由於此,即將到來的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裏約熱內盧奧運會為巴西,同時也為世人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同時也為巴西軟實力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巴西研究中心秘書長)
(責任編輯:魏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