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章 逆向供應鏈(1 / 1)

逆向供應鏈並非僅僅是傳統供應鏈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指為了從客戶手中回收使用過的產品所必需的一係列活動,其目的是對回收品進行處置,或者再利用。在有些場合下,迫於環保或消費者的壓力,公司不得不設立逆向供應鏈(如回收舊輪胎)。在另外一些場合下,有些公司則主動采取相關措施,將逆向供應鏈作為業務創新、降低運營成本的大好機會(如柯達公司10 年內共回收3.1 億台一次性照相機)。

要想構建出逆向供應鏈的合理架構,最佳方法就是將此供應鏈劃分為五個核心部分,並逐一進行成本收益分析:

(1)產品回收。許多研究顯示,回收使用過的產品是創建一條具有盈利性的逆向供應鏈的關鍵所在。

(2)逆向物流。產品一旦回收,就必須被運送到相關場地進行檢測、分類和處置。對於逆向物流網絡而言,並不存在最佳的設計方案,而應該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回收產品的特點、性質和想達到的經濟效益進行定製化設計。

(3)檢測和分類。對回收產品進行檢測、分類和評級是一項費時的勞動密集型工作。但是,如果公司能夠以質量為標準,並輔之以感應器、條形碼和其他的高科技工具用於自動追蹤和測試,那麼這一流程將變得極為簡化。

(4)檢修。公司通過對回收產品的零部件進行檢修,或是通過對回收產品回爐,都有可能獲取價值。

(5)分銷和銷售。如果某公司計劃銷售某種回收的產品,首先,該公司必須知曉現有市場是否存在需求,或者是否有必要創建一個新市場。如果是後者的話,該公司應當投巨資對消費者進行普及教育和啟蒙,並輔之以其他的營銷活動以培育市場需求。

一般而言,凡是在逆向供應鏈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都把逆向供應鏈和前向供應鏈緊密配合,創造“密閉式”(closed_loop)體係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