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一切以結果為導向(2)(1 / 3)

沒有淘汰就沒有好的結果

企業的領導如果不對員工進行區分,那麼,員工之間就不會開展執行力的競爭,工作的結果也就難以達到企業所期待的標準。員工的高效執行能力,是經過淘汰脫穎而出的,如果沒有淘汰就沒有高效的執行能力。

公司要減員增效,撤銷內勤部辦公室,這個辦公室隻有小張和小燕兩名員工。公司為了不使她倆對裁員有意見,規定她倆都要在一個月之後離崗。那天,大夥兒看她倆都小心翼翼,更不敢和她們多說一句話。這事攤到誰身上都難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這是小張和小燕在單位的最後一個月。小張的情緒仍很激動,誰跟她說話,她都像灌了一肚子的火藥,逮著誰就向誰開火。

裁員名單是總經理定的,跟其他人沒關係,甚至跟內勤部都沒關係。小張也知道,可心裏憋氣得很,又不敢找總經理去發泄,隻好找杯子、文件夾、抽屜撒氣。“砰砰”“咚咚”,大夥兒的心被她提上來又摔下去,空氣都快凝固了。但誰又忍心去責備她呢?

小張仍舊不能出氣,又去找主管訴冤,找同事哭訴。“憑什麼把我裁掉?我幹得好好的……”辦公室訂盒、傳送文件、收發信件,原來屬小張做的,現在都無人過問。

不久聽說,小張找了一些人到總經理那兒說情,好像都是重量級,小張著實高興了好幾天。不久又聽說,這次是“一刀切”,誰也通融不了。小張再次受到打擊,氣憤憤的,異樣的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刮來刮去。小張原本很討人喜歡,但後來,許多人開始怕她,都躲著她。

小燕也很討人喜歡,同事們早已習慣了這樣對她:“小燕,把這個打一下,快點兒!”“小燕,快把這個傳出去!”小燕總是連聲答應著:“好,好,好”,手指像她的舌頭一樣靈巧。

裁員名單公布後,小燕一晚上沒睡好,第二天上班也顯得無精打采,可打開電腦,拉開鍵盤,她就和以往一樣地幹開了。小燕見大夥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麼,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動攬活。她說:是福跑不了,是禍躲不了,反正這樣了,不如幹好最後一個月,以後想幹恐怕都沒機會了。小燕心裏漸漸平靜了,仍然勤勞地打字複印,隨叫隨到,堅守在她的崗位上。

一個月後,小張如期離崗,而小燕卻被留了下來。

小燕與小張的事例,是企業員工在職場上優勝劣汰的一個典型。相信這家公司在執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後,一定會煥發出生機,充滿活力。

傑克·韋爾奇是美國GE公司的總裁,在他的管理下,公司持續20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使公司的銷售額從250億美元飆升到1110億美元,登上了“全美最佳公司”的寶座。

美國GE公司為什麼能創造這樣驕人的業績呢?傑克·韋爾奇在管理上有自己的獨特方法,他對員工的使用上,就遵循了以下幾點原則:

(1)找到優秀的管理人員,給他們足夠的資源和權力,讓他們去充分發揮。

(2)提拔和獎勵優秀的員工,給他們優厚的薪資,讓他們來為企業工作。

(3)毫不猶豫地辭掉執行力不夠的經理和員工,讓他們去職場重新找回自己。

傑克·韋爾奇管理公司的絕招,說白了就是在用人上推行優勝劣汰的機製,它是保持美國GE公司長達數十年活力的最重要的源泉。

同樣的淘汰製度也發生在著名的ABM公司,1993年郭士納主管這個公司後,將原來的薪酬製度改為以績效導向的薪酬製度。將人員分為4級,第一級是前15%,第二級是65%,第三級是20%,第四級是0,為什麼郭士納要把第四級定為零呢?他解釋說:“因為還沒有等公司把你評分為第四級之前,你已經被迫出局了。”ABM公司業績好的前20%的員工,調薪幅度非常高,也享有股票期權和各種培訓機會。用內部的競爭和淘汰製度,引導良好的工作績效,這不失為一種高明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