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良好的願望,那就是做一位優秀的員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這也是每一個員工最初的夢想。那麼,如何實現這個夢想呢?唯一的途徑是在工作實踐中養成高效執行的習慣。
夢想為工作插上翅膀
美國第三大鋼鐵公司的創始人齊瓦勃出生在農村,家貧如洗。隻受過短暫學校教育的他,最初在一個山村做馬夫。然而,齊瓦勃並沒有自暴自棄,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機遇。3年後,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很快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工作態度。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消極怠工時,齊瓦勃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並自學建築知識。後來,事實證明,正是齊瓦勃的這種工作態度才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成功。
一天晚上,同伴們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開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次日,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
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同伴中,有些人諷刺齊瓦勃隻知道為老板賣命,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也不隻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要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獲得機遇!”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齊瓦勃做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卡內基鋼鐵公司的工程師兼合夥人瓊斯,在籌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鋼鐵廠時,發現了齊瓦勃超人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工廠建好後,瓊斯推薦齊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廠事務。
兩年後,瓊斯在一次事故中喪生,齊瓦勃便接任了他的廠長一職。因為齊瓦勃的天才管理才能及工作態度,布拉德鋼鐵廠成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的核心。因為有了這個工廠,卡內基才敢說:“什麼時候我想占領市場,市場就是我的。因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鋼材。”
引用這個案例,並不是說隻要努力,你就一定能夠成為老板或管理者,而是說我們應該學習齊瓦格這種永懷夢想和進取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對待的敬業精神。在平時,隻要你能夠對工作不知滿足、充滿夢想和追求,你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從事平凡、“卑賤”的工作,你也能動力十足並能從中充分感受到自身價值。
小張和小黃在同一個車間工作。小張上班時總是動輒抱怨、輕浮草率、得過且過,每當下班鈴聲響起,總是第一個換下工作服衝出車間。而小黃上班時總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苟,下班時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有一天,小張和小黃在一起閑聊,小張忽然埋怨小黃道:“你讓我很難堪。”
“為什麼?”小黃有些疑惑不解。
“你讓領導認為我對工作不夠努力。”小張說,“你要明白,我們工作隻是為了有碗飯吃,能糊則糊弄吧。”
小張回答道:“是的,我們是在為了吃飯而工作,但我不想一輩子渾渾噩噩,我要為自己的夢想而工作。”小張的回答擲地有聲。
在小張看來,自己在為了生活而工作的同時,更是在為自己的夢想工作,他的夢想首先無疑是通過工作發展自我,做一位優秀的員工。此時的努力工作,是為了積累工作經驗,因此,工作對他來說並不僅僅意味著薪水。
而小黃則把工作僅僅當成謀生的手段,工作上敷衍塞責,不思進取。然而,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具備高效執行力的員工積極進取去實現。在企業裏,有些員工之所以把“夢想”一直停留在夢想的狀態,大多數時候和這個案例中的小黃一樣,是由於胸無大誌、缺乏執行力的緣故。
企業的發展和業績提升需要那些不斷超越自我的員工來創造,我們隻有永遠不滿足現狀,不斷去改變和突破現狀,才能超越平庸,實現心中的夢想。
不期待結果,豈能有高效
某處山上有一座廟,住持是一位老和尚,帶著幾名年輕的弟子在修行。
夏日的一天,住持安排幾名弟子去附近山裏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出發了,來到一條小河旁時,大家都怔住了。原來,由於前一陣子連日暴雨,山洪奔瀉而下,隻見眼前河水滔滔,波浪翻滾,原來的小河已經變成了大河,根本無法渡河。
弟子們隻好垂頭喪氣地返回廟裏。
“河裏漲水了,無法過河。”幾名弟子如實向住持說明情況。
“那麼,你們什麼東西都沒有帶回來嗎?”住持不悅地問。
弟子們麵麵相覷。
這時,一位小和尚從懷裏掏出一個蘋果遞給住持,說:“師傅,我帶來了一個蘋果。”
原來,這名小和尚見過不了河,打不了柴,就從河邊的一棵蘋果樹上摘下一個蘋果,帶回廟裏準備送給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