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有CFO評價體係:以會計為重心
我國CFO傳統上主要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因此CFO也主要通過會計係列考試選拔而來,因此會計係列考試的基本框架事實上就成為目前CFO評價體係的一個基準。
從我國目前會計係列考試的主要框架來看,傳統會計考試的知識體係主要集中於財務會計相關領域內,無論哪種級別的考試都是如此。目前我國的會計證考試分為三個類別:一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二是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三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考試科目包括: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五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職稱考試)考試分為初級資格考試(獲得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證書)、中級資格考試(獲得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證書)和高級會計師考試。初級資格考試科目包括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兩個科目。中級資格考試科目包括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三個科目。對已取得中級職稱的會計人員,我國一般采用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方式來認證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科目為《高級會計實務》。注冊會計師考試也是側重財務會計領域,迄今為止,我國注冊會計師的考試科目包括: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
但是,從我們前麵對CFO能力框架的討論來看,作為公司高管人員之一的CFO,其職能不僅僅與其負責的財務部門的工作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建立,企業賦予了CFO更多的高級管理職能,要求CFO必須從公司戰略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總會計師條例》中對總會計師職責的規定非常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總會計師條例》在總則中明確指出,“總會計師組織領導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方麵的工作,參與本單位重要經濟問題的分析和決策。”
會計師任職資格側重於財務會計領域的現狀,使得這種任職資格製度不能與現代企業的要求相適應,也不能完全適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總會計師條例》中對總會計師職責的要求。我們認為,按照CFO能力框架,建立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滿足現代企業實際需求的CFO評價體係,是提升我國財務決策水平進程中的關鍵一步。
2.未來CFO評價體係:財務、戰略、倫理多頭並重
參照CFO能力框架的要求,我們認為,未來CFO的評價體係需要重點關注以下三方麵的內容:(1)現代企業要求CFO從戰略高度參與重要經濟問題的分析和決策,不僅涉及財務領域,也涉及非財務領域。因此,CFO評價體係需要對戰略決策給予足夠關注;(2)CFO是作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作為公司最高行政領導的戰略合作夥伴參與公司經營的,因此評價體係在決策、溝通、領導等軟技能方麵有所側重;(3)倫理道德問題是許多任職資格評價體係中都異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比如在注冊金融分析師考試中,隻要倫理道德部分達不到要求,即使其他部分的成績再好,同樣作為不合格處理;特別是一係列公司財務醜聞的出現,使得全社會對CFO日益關注倫理道德問題,因此,我們認為在評價體係中必須給倫理道德的評價一席之地。
CFO能力框架的研究為建立科學的評價體係奠定了基礎。基於CFO能力框架,政府或職業團體可以建立知識、技能與商業倫理並重的評價體係(宏觀層麵的評價體係,如準入標準、達標測試和能力自測工具等),以體現CFO轉型的需求。該體係的建立將引導CFO確立自己的培養方向,對比其基礎和潛質,設定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從這一角度,宏觀層麵的評價體係對CFO這一群體的素質提高、對CFO培訓戰略的設計與運行,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宏觀層麵的評價體係修訂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相信,這一科學評價體係的建立,對於CFO的培養,對我國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深遠意義。
除了政府或職業團體所建立的CFO評價體係,各企業或機構也有各自關於CFO崗位的評價體係(或業績評價標準),以建立CFO的職責手冊,或用於績效測評。企業或機構中CFO評價體係的建立需要進行職能解剖,分解勝任單元,細分勝任要素,再將勝任要素化解為更為詳細的流程,是一項更為龐大的研究項目,需要在企業解剖及模擬實驗的基礎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