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橫溪街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
論壇
作者:施業勝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中明確提出,關於全麵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適應新形式、新任務的要求,為此,我們對各學校及全街道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作了走訪調研,並就這項工作進行了全麵評估。
一、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麵問題
1.個別社區、單位領導重視不夠,校外輔導站建沒經費投入較少,人力物力缺乏,活動開展不經常,缺少必要的載體,責任感和憂患意識不強,還留有空白點。
2.中小學校德育教育相對滯後,德育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存在得過且過現象
學校的宣傳欄和公益性廣告牌在德育宣傳上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還不夠深入、生動、具體,對極少數落後學生缺乏有效的幫教辦法,成效
不明顯。
3.集鎮範圍內尤其是學校周圍300米外的環境整治還未到位,電子遊戲機室存在容留未成年人非法定假日娛樂現象
音像製品經營點離學校偏近,盜版現象和不雅畫麵較為普遍。
4.家長學校建設不規範,缺乏必要的經費投入,沒有配備相應的師資力量和設備;教師和家長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麵缺乏必要的溝通,尤其在相對落後學生方麵,教師想管不敢管,家長想管卻不知如何管,導致教育主體的缺位或是走向兩個極端:即不教育和教育不當而造成逆反心理,從而放任自流。
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麵工作
1.街道要重點抓好陣地建設與管理,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1.1要充分發揮好學校主課堂、主陣地的作用
街道要加大投入,抓好校容校貌建設,營造正麵宣傳和育人環境。建設好校園讀書廣場、宣傳欄、黑板報、文化長廊及紅領巾電視台,規範室內室外各種布置,樹立名人塑像,將名人名言,名人名畫張貼上牆,讓學校處處都能洋溢著積極向上的人文氣息。
1.2要整合社會資源,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麵
開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係統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密切聯係,相互配合。為此,我街道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將部分企業作為學校德育實踐基地,每年組織學生到上述單位進行參觀學習和課問實踐活動。另外,街道還在橫溪成教中心設立了“青少年活動中心”,每年利用寒暑假,開辦各種“興趣”班,進行電腦、英語、奧數、繪畫或樂器輔導,既學到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同時,街道還每年組織熱心於未成年人教育、德才兼備、有責任心的老幹部、老教師進走學校、家庭,建立“三幫一”未成年人教育機製(三是指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一是指“問題學生”),建立特殊學生檔案,確定幫扶教師,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教措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3要及時總結、表彰、宣傳青少年中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
街道每年要開展一次優秀學生表彰獎勵活動,積極推廣各中小學校和社區開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好做法和新經驗。同時要求各中小學校要通過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十佳少年、優秀少先隊員、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活動,各社區要通過評選“五好文明家庭”和關心幫助特殊家庭學生、失學失管群體等措施,在全街道未成年人中樹立榜樣,激勵未成年人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自覺投入到“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4要關心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及殘疾兒童,保障他們100%就地入學
近年來,隨著我街道經濟社會建設步伐的加快,外來務工人員日趨增多,其子女的就學問題,引起了黨工委的高度關注。街道通過教育布局調整,資助學校增建校舍,擴大中小學辦學規模等有力措施,妥善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學問題。目前在橫溪街道就讀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達110人,並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另外,街道每年都對適齡殘疾兒童進行調查統計,凡屬盲聾啞兒童的,我們都介紹或動員他到區特殊學校就讀,其他適齡殘兒都免費安排在當地就學。
1.5要長期開展整治活動,淨化校園周邊環境
關工委要主動與公安、文化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不斷加大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整治力度,嚴厲查處未成年人進網吧、音像場所、娛樂場所、遊戲廳和購買淫穢盜版光碟等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和不文明行為,著力解決校園周邊區域管理中存在的娛樂環境格調低、生活環境髒亂差、居住環境隱患多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努力為廣大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文明的學習環境。同時,各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黑板報、櫥窗和校園網,發表和播放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文藝作品,進行正麵引導和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