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進網絡問政的舉措
網絡問政是個係統工程,既要有物質基礎作保障,同時又需要政府切實抓落實,杜絕做秀,更涉及深層次的政府改革,推進網絡問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隻有發揮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及網民的多方力量,加強製度建設,才能使這一工程落到實處。
2.1大力發展黨政機關主導作用
不可置疑,網絡問政的出口實際在網下。作為政治上層建築的民主,不可能僅僅通過技術而得以根本解決。網絡改變了民主的形式,卻無法改變或至少目前還無法改變國家權力結構本身。推進網絡問政關鍵是政府深層次的改革問題,尤其是改進政府的管理和執政模式,轉變政府的執政理念,由一個管理型的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這樣的轉變,要依靠政府高層的領導和大力推進。
2.2科學引導網民參政行為
網民是推進網絡問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網民參政的素質和能力如何將直接影響網絡問政的效果。
一方麵是網民的參政意識淡薄。在現實生活中,我國的參政文化並不濃厚,人們的參政意識及意願不強烈。盡管有了網絡參政的通道,而實際中網絡問政製度還不健全,網絡參政效果並不理想。網民參政大多跟風,還沒有形成參政的主動性和目的性,更多的是發牢騷,對一些政治現象冷嘲熱諷。隻有提高網民的參政意識,才能對政府提出正確、合理、恰當的建議。
另一方麵是網民的參政能力有待提高。我國網民數量增長很快,但是網民素質參差不齊,學曆水平、知識結構偏低;網民的道德及法律意識也亟待增強;網民真正利用網絡參與政府決策、提供好的建議、維護自我權利的能力遠遠不夠。在推進網絡問政過程中,要大力普及互聯網知識,加強網絡的道德及法製建設,培養良好的參政文化,積極引導網民參政情緒,使網民參政有序進行。
2.3積極推進網絡問政製度化
從近年來網絡問政的效果看,網絡問政已經成為政府與公眾雙向互動的有效方式,是直麵民意、彙聚民智的重要平台。但是,由於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對此問題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不同,網絡問政的渠道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有些政府網站雖然開通了網絡問政的平台,卻流於形式,對網絡民意的敷衍、懈怠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沒有製度護航,網絡問政有可能成為“一陣風”,網絡問政亟待製度化,以及建立網絡問政的長效機製。
首先,建立網絡問政考核及獎懲製度。網絡問政不能僅僅是口號,更要防止一些官員做秀。要加快建設可量化的指標體係,並根據量化的考核標準進行賞罰,健全網絡問政的考核及獎懲製度。隻有網絡問政製度化,用製度考量和約束政府行為,才能使網絡問政落到實處。
其次,建立網絡信息受理及審核製度。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全國31個省、區、市304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7%的公眾擔心“對於舉報信息隻受理,不處理”。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起統一的網絡信息受理製度,這樣有助於激發網民參政的熱情,否則會傷害網民參政的積極性。
再者,網上信息內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很難保證。網上發布假消息、歪曲事實進行宣傳的現象大量存在,應建立審核製度,對信息評定製定統一標準,及時對網上信息進行審核,這樣既有利於科學決策,同時政府也能及時回複網民的一些問題,使網絡問政達到實效。
總之,網絡問政作為新興事物,它的出現是社會發展、民主進步的結果。在它發展的初期,可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出現不和諧的聲音,但隻要把握原則,正確引導,就能防止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便捷渠道,政府問計於民的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鄭瑩,女,工作單位:中共南陽市宛城區委黨校 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