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戶菜農依法維權之路
法治在線
作者:鄭春筍 曹現華
“法院給我們伸張了正義,我代表全體農戶向法院表示感謝!”“不用客氣,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你們的難處在法院得到解決,我們就心滿意足了。”2014年3月10日一大早,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生官屯村村民萬傳福就來到宣章法庭的大院裏,把一麵寫有“為民公正司法、維護百姓權益”的錦旗送到庭長付聯全的手中,表達對法官的感激之情。
經了解,和萬傳福一樣因購買假種苗而遭受嚴重損失的大黃鄉、安頭、宣章等三個鄉鎮的77戶菜農,日前,經齊河縣人民法院和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後進行一審、二審判決,最終獲得了公道。
“抗病”種苗坑菜農
那是2012年3月,正值大棚番茄種植季節, 壽光某種苗公司的業務代理人多次到齊河縣推廣抗TY粉貴妃番茄種苗。他們到各地集市上散發宣傳彩頁,上門邀請菜農集體到壽光苗廠實地參觀,並利用公司互聯網站廣泛推介,宣稱該公司的“抗TY粉貴妃”番茄種苗具有抗黃化曲葉病毒、線蟲和葉斑病等多種病害的性能和優點。
“當時,他們講的可好了,讓俺很快動心簽訂了育苗合同,種植了他們提供的番茄苗,可誰知等到快結果的時候才發現‘秧苗’有假,可把俺們菜農坑苦了!”提起當時的情景,菜農李英明還是掩飾不住激動的情緒。原來,分布在齊河縣大黃、宣章、安頭等三個鄉鎮的77戶菜農都與壽光某種苗公司簽訂了育苗合同,並購買了壽光某種苗公司提供的“抗TY粉貴妃”番茄種苗,共計11.3萬多株。然而,菜農們在80多個大棚裏種植後,發現田間表現與壽光公司所宣傳的特征特性嚴重不符,都不同程度的發生了黃化曲葉病毒。發現不妙,菜農們都紛紛與壽光種苗公司電話聯係,而對方答應得很好,卻遲遲不派技術員來到田間調查。
索賠未果訴公堂
據了解,大棚蔬菜種植是大黃、宣章、安頭三個鄉鎮的主導產業,更是廣大農村家庭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77戶菜農經營了80多個蔬菜大棚,每個大棚投資8萬餘元,可以說傾盡了整個家庭的財力和精力,更是凝聚著他們對豐收的期盼和渴望。到了當年收獲的季節,卻看著辛苦種植的番茄大量減產,菜農們的心都快碎了。
於是,菜農們踏上了求償曲折之路。他們往壽光先後跑了不下十幾趟,曾多次與該種苗公司協商賠償事宜,而種苗公司玩起“躲貓貓”,拒絕賠償。無奈之下,2012年底,先是來自大黃鄉的19戶菜農一紙訴狀把種苗公司告上了被告席,不久來自宣章、安頭鄉的58戶菜農也向該法院提起同樣案情的訴訟,並申請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依法凍結了種苗公司的銀行存款20萬元。
田間專家鑒偽劣
“要以證據證明的事實分三個方麵,第一個方麵是被告公司供應的番茄苗木是否真的存在質量問題?第二方麵是大棚番茄減產,到底減了多少,這個數量怎麼確定?第三個重要證據就是說減產了,它的價格是怎麼確定?這三個問題都比較棘手,比較困難,需要由權威性部門來給做出結論。”承辦法官石建談到該案的審理思路時說。
宣章法庭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立即研究確定證據責任分配,指導77戶菜農積極取證。不久,經作為原告的77戶菜農申請,齊河法院委托齊河縣農業局組織具有相關鑒定資質的專業人員組成專家組實施田間現場作業,並結合相關調查證據,最後得出(2012)齊農法鑒字第003號鑒定意見書,鑒定書中認為:“種苗未經先期試驗即麵向社會大麵積推廣”、“該品種黃化曲葉病毒病發嚴重,植株明顯矮化,商品率下降”“綜合分析認定該品種不抗黃化曲葉病毒病”、“估測減產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