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驚動國家審計署的小人物(2 / 2)

1999年,段貴隆到扶貧辦工作後,一直積極地開展扶貧工作。彝良縣地處山區,是有名的貧困縣,而洛澤河更是經濟落後,交通不便。由於工作人員少,段貴隆承擔了扶貧辦的大量繁重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可謂盡心盡力,常常翻山越嶺跋涉一整天,就為了將扶貧款送到困難戶手中,據段貴隆自己說,那時他是真想好好為群眾做點事,心裏也盼望能靠做出成績得到晉升。用他的話說,就是自己出身農家,沒背景沒靠山,在最基層最貧苦的山旮旯裏工作,隻能靠埋頭苦幹才有希望晉升。然而從1993年參加工作算起,他盡管十多年來一直工作優秀,業務突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兩年不是考核優秀就是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但他期望的晉升卻遲遲未能如願。看著身邊的一些熟人盡管不如自己業務能力強,工作沒有自己努力,卻一個個得到提拔,段貴隆的工作熱情也慢慢地冷了下來。

2006年,段貴隆終於被提拔為洛澤河鎮扶貧辦主任,然而,此時他的心態卻已經發生了變化。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妻子沒有工作,段貴隆一直靠著微薄的工資養活全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段貴隆在晉升後,想到的是怎樣“改善”自己的生活。由於在未被任命為彝良縣洛澤河鎮扶貧辦主任前,所有扶貧項目的申報、資金的撥付、發放都由他一人負責,他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最清楚不過。在洛澤河鎮,扶貧資金發放一般都是國家先按照扶貧項目將資金劃撥到扶貧賬上,扶貧辦根據扶貧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將資金逐戶發給村民,然後采取報賬方式用村民領取資金的名單衝抵扶貧資金。由於大多以現金形式發放給村民,段貴隆深知在現金發放的環節存在巨大的漏洞:上級部門不清楚資金具體的發放情況,而村民不知道應該發放多少,這給了經辦人員可趁之機。

晉升扶貧辦主任後,段貴隆精通業務、熟悉情況的長處成為他撈錢的憑借。扶貧辦原來的出納員調走後,出納崗位一直空缺,現金支取、報賬就由主任負責,而會計則一直由洛澤河鎮統一的會計負責做賬,由於該會計工作懶散、不負責任,賬目一直非常混亂。段貴隆認準了時機,2006年7月,段貴隆以方便取錢發放扶貧資金的名義私自在農業銀行辦理了一張存折,他就不斷將撥付的資金存入該賬戶。此後,段貴隆在農業銀行又以自己的名義辦理了一張銀行卡,以便進行轉賬。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段貴隆從被任命為扶貧辦主任起,就已經在打著扶貧資金的主意。

2007年,洛澤河鎮政府為了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改善群眾的生活,在該鎮虎丘村趙坪社、龍潭村苗寨社、雄塊村李灣社、嶺東村老包社、洛澤河村新街社開展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撥付了專項資金用於種植魔芋,段貴隆以虛增魔芋種數量,抬高魔芋種價格等手段騙取國家扶貧資金共5萬元。

仗著自己熟悉扶貧資金發放的各環節,段貴隆貪起錢來肆無忌憚。2009年,洛澤河鎮政府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和消除茅草房工程,這兩項工程涉及資金巨大、覆蓋麵廣。僅茅草房改造工程,就涉及工程資金110餘萬元,計劃幫助293戶群眾改造茅草房。這本是政府造福於民的一項德政,受到了群眾的好評,由於政府對進行茅草房改造的補助達每戶4000元,采取發放現金、物資或物資折現的方式發給農戶,這就給了段貴隆可趁之機。段貴隆從鎮會計手中開出18萬元的現金支票後,直接轉存在其個人的銀行卡上,然後采取虛列茅草房改造花名冊、虛報茅草房改造材料款、用其他項目資金衝抵等手段衝抵了該筆款項,一次就將18萬元據為己有。

段貴隆使用“欺上瞞下”貪汙扶貧資金的手段常常令人瞠目結舌。2010年,段貴隆負責簸迤村實施異地搬遷安居工程項目資金發放,他以需要支付該工程的挖機費用等為名,向洛澤河鎮政府申請撥款7萬餘元。在領取該筆款項後,段貴隆僅將其中的1萬元支付給該工程挖地基的挖機師傅,其餘6萬餘全部被其侵吞。

如此種種,段貴隆這個小小的鎮扶貧辦主任從2007年到2012年短短五年時間,卻用類似手段共計貪汙扶貧資金達33萬餘元。他的手段其實很簡單,基本就是偽造發放資金記錄的簽名冒領和虛報建設費用兩種,但凡有稍微嚴格的審核、符合規範的賬目,他就不可能得逞。然而,其上級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監督不到位,加上混亂無比的財務賬,卻使他屢屢得逞,甚至讓審計人員都束手無策。可以說,從一名兢兢業業的基層幹部蛻變為貪“官”,除了思想墮落的主觀因素外,客觀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誘惑麵前,段貴隆的信念堅持了13年,而一旦信念崩潰,卻沒有可以約束貪欲的堤壩,終於讓段貴隆從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迅速蛻變。在巨大的誘惑和極低的風險麵前,信念,能支撐多久?

近日,創造這項“奇跡”的雲南省彝良縣洛澤河鎮扶貧辦主任段貴隆被彝良縣人民法院以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總和刑期11年,決定執行10年。

編輯:程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