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八廓街的似水流年
喜馬拉雅之旅
作者:伍振
西藏,是一個與天最貼近的地方,也是一個與神佛最接近的聖地。
那天,站在拉薩八廓街,我發了條短信給朋友們:“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藍;不到拉薩,不知道空氣有多新鮮;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誠;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
八廓街的前世今生
八廓街位於拉薩市中心,是拉薩最古老的街道,其曆史幾乎與大昭寺一樣久遠。鬆讚幹布在七世紀定都拉薩,自從修建了大昭寺,就形成了八廓街。八廓街早已成為拉薩的城市標誌,就像王府井之於北京,南京路之於上海,香榭麗舍之於巴黎一樣。
八廓街的出入口是大昭寺的廣場,環形街道兩旁高高的白牆下。八廓街長三裏,寬三丈,呈圓形,兩旁是老式藏房,街心的巨型香爐,晝夜桑煙繚繞。八廓街像一個巨人合攏的長手臂,環繞捧托著大昭寺。
不論是本地的還是外來的,從前多數人到此地是為了傳經,藏族群眾把這條街稱為“聖路”。藏民族對“八廓”賦予的含義是“轉經”。八廓街中間是轉經道,從早到晚總有數不清的朝聖者匆匆走在這條路上,用心和腳步累積他們的功德,有不少人虔誠的五體投地,繞著八廓街,繞著大昭寺,繞著布達拉宮磕著等身的長頭。據說在拉薩,有三條轉經道,第一圈是圍著大昭寺內供奉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的大殿外的廊道,第二圈就是八廓街了,稱“轉八廓”,第三圈是繞拉薩市內的大圈,拉薩人稱“轉林廓”。
來到八廓街,人們一眼便可以發覺,街上所有的人都在圍繞著大昭寺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如同無數顆星星都圍繞著月亮旋轉一般。那時,即使你是初到這條街的遠方遊客,也會情不自禁地隨著這股人流按順時針方向逛街。假如你要逆流而行,必須花費成倍的時間和力氣,尤其是在傍晚轉經高潮之際或宗教節日期間。如果走反了,有時一些年邁的老人會打手勢告訴你方向錯了。
據說拉薩藏族群眾幾乎每天都要沿八廓街環繞大昭寺三周,無論是烈日當空的炎炎夏日,還是風雪彌漫的數九寒冬,大昭寺門前從沒空過,常常是數十個甚至上百人同時在磕長頭,後麵還有些人靜靜等候著,沒有擁擠,沒有爭吵,隻有木板或紙板貼著地麵滑動的唰唰聲……
天上的街市
過去,八廓街兩邊的房子都是帶天井的藏式樓房。現在看到的都是經過改造的新式樓房,樓層不高,一樓為門麵,經營藏式工藝品、藏藥和珠寶首飾等。街道中央有統一修建的開放式攤棚,掛滿玲琅滿目的由瑪瑙、犛牛骨、藏銀等做成的藏飾,還有法號、香爐、藏刀等。步入八廓街,實際就是進入了一條商業街,街道兩邊的商店、攤位,分明就是藏族工藝品的博覽會。身臨實地,你沒有必要按圖索驥地指出,究竟哪一條具體的街道才是真正的八廓街,因為事實上,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商業區。
各類貨物攤點依序擺開,隨處都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藝品,如色澤豔麗的江孜長墊,做工精致的日喀則金花帽,大小各異的轉經筒,也有老式的首飾、宗教器具等,還有從印度和尼泊爾遠道而來的特色商品。我一邊淘著自己喜愛的手工藝品,一邊與賣貨的藏族老板比劃著手勢交流,心情非常愉悅。
拉薩的日照時間很長,晚上9點依然有陽光。傍晚時分,在繁華的八廓街上抬頭看,日和月同時出現在頭頂的天空上,似乎還有幾點繁星。一時間,人都有些恍惚了,不知道自己身處天上還是地下。
神秘的大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