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八廓街環繞的大昭寺金頂上那閃爍的金色法輪和臥鹿,在陽光下閃閃生輝。傳說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入藏時,大昭寺所在地周圍是一片沼澤,沼澤中心有一湖泊,猶如一巨大的魔女仰天而臥。文成公主占卜後確認在此處建寺便可降魔,於是利用眾多的山羊開始馱土建寺。
自從鬆讚幹布在拉薩定都起,拉薩就成為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也是藏傳佛教信徒們心中的聖地。這也是我們從史書記載及口述故事中得知的為何大昭寺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大昭寺原是鬆讚幹布為供奉其尼泊爾妻子赤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所建。而北麵的小昭寺乃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銅塑鎏金像。金城公主嫁入藏後,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移至大昭寺。大昭寺內釋迦牟尼神殿是信徒們心中的聖地,也是鬆讚幹布倡導佛法及漢藏會盟的重要見證。
八廓街上每天可以看到數不清的轉經人,很多是從很遠的藏區走路來的,甚至是一路虔誠地磕頭來的。他們身上的衣服磨得發亮,卻都目不斜視地邊磕頭邊匍匐前行,眼裏寫滿了虔誠和安寧,與你我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
“瑪吉阿米”的美麗傳說
不經意間,我們被八廓街上的一幢黃色兩層小樓吸引,隻見門上方掛著一幅木製畫,上麵畫著一位美麗的姑娘,並寫著“瑪吉阿米”四個大字。
在西藏,黃色代表著神聖的宗教色,隻有寺廟或高僧居住的建築才可以使用,而普通的屋子大都是白色的外牆。這幢小樓牆麵也是黃色,因而不是普通民居。我們懷著好奇向導遊打聽,才知道這座黃色小樓原來是與西藏曆史上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倉央嘉措有聯係。倉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達賴喇嘛,他不僅是西藏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宗教領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常走出寺廟深宮,深入民間體驗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並且留下大量的情詩。現代有很多專家認為,這些情詩其實蘊涵著佛法和禪機。
酒館一本遊客留言簿的扉頁上記載著一個浪漫的故事:“瑪吉阿米”是流傳在藏區的一個美麗的傳說。大約300年前,月色星空下,坐落在古城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座藏式酒館來了一位神秘客人。恰巧,一個月亮般純美的少女“瑪吉阿米”也不期而至,她的容顏和神情深深印刻在這位神秘人物的心裏,從此,他常常光顧此地,期待著與少女的重逢,可少女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位神秘的客人就是倉央嘉措,他那首《瑪吉阿米》被藏人傳唱: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會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當初他們相見的地方,就是如今的黃房子。我被這個美麗的傳說深深打動了。在瑪吉阿米,不僅可以喝到印度茶、奶茶、甜酥油茶,還可以品酒、飲咖啡,別有一番風情。如果細細的翻看留言簿,隻見上麵五花八門,各種語言、文字、符號交融在一起,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體味這浪漫的同時也留下他們自己的故事。有人在上麵留下各類冷熱笑話,可以為不同心情的人提供最適合的精神飲品。
我們坐在靠窗戶的位置,向外眺望。八廓街每家門窗邊均有油漆塗成的黑框,家門口均掛著吉詳圖案的門幔,窗台上均種植著色彩搶眼的花。一眼望去,整個構圖使得這個城市又增加了一種景觀。
漫步八廓街頭,人們不僅感受到西藏最古老城區的古樸,同時也感受到今日的繁榮和文明。雖然外來旅遊觀光的人越來越多,給它的古老風貌添了些現代生活的色彩,可這裏還是體會拉薩傳統、風情和生活習俗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