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白唇鹿長有茸角,鹿茸產量較高,是名貴中藥材料,因此成為不法分子盜獵的主要對象。由於目前西藏範圍內還沒有人工馴養繁殖白唇鹿的場所,藏藥中所使用的茸角主要是通過非法盜獵獲得的。盜獵分子經常在其活動的路線采取“下套”的方式進行獵殺。較大的雄性茸角同時也用於工藝品,這更加重了對白唇鹿的獵殺程度,目前盜獵已成為白唇鹿麵臨的最大威脅。還有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也是白唇鹿種群數量減少的另一原因。白唇鹿多活動在牧區,當地群眾為了發展畜牧業,逐漸擴大其生產範圍,從而縮小了白唇鹿的棲息地,嚴重影響其活動範圍,致使其食物減少,這就直接導致了白唇鹿的種群數量下降。而最讓我們歎息的是當地群眾為了便於夏季放牧時生活方便,在他們的夏季牧場,同樣也是白唇鹿的活動範圍內修建了房屋。人為地幹涉了白唇鹿的生活,縮小其活動範圍。但值得欣慰的是,當地群眾一直以來都有不殺生的習俗,才使得白唇鹿這個物種在此區域得以繁衍生息。如今雖然白唇鹿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物種名錄》,嚴禁獵殺,但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個別非法分子還是鋌而走險,捕殺事件屢有發生。當地群眾告訴了我們近期發生的一起盜獵案,在9月有外地人來非法獵殺,村委會成員得知情況後,立即組織護林員進行全方位巡護,在巡山時發現了已經設置好的“鐵絲套”,可遺憾的是不法分子利用茂密森林的掩護,已經逃之夭夭了。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一邊回味著野生動物帶來的快樂,一邊也在思忖:野生動物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這片森林和山地缺少了野生動物,就缺少了活力,生態係統不再完整。人類不應該這麼自私,剝奪這些可愛的、充滿靈性的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利,而應該善待它們、保護它們,遵守自然法則,維護這個美麗世界的生物多樣性。此時我深感到受野生動物保護行業尊敬的專家——美國著名生物學家、作家喬治·夏勒在《好鼠兔》一書中寫到的“珍惜自然,你就會得到回報。傷害自然,就是傷害你自己的生活。”
關於白唇鹿的小知識
白唇鹿,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5100米的山地灌叢及高山草甸處,尤以林線一帶是其活動最為頻繁的環境。雄鹿具茸角,一般有5叉,個別老年雄體可達6叉,雌鹿無角,鼻端裸露,上下嘴唇,鼻端四周及下頜終年純白色,臀部具淡黃色塊斑。白唇鹿主要采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但隨著棲息環境的不同,其食物比例和成分也有所改變。喜群居,除交配季節外,雌雄成體均分群活動,終年漫遊於一定範圍的山麓、平原,開闊的溝穀和山嶺間。主要在晨、昏活動,白天大部分時間均臥伏於僻靜的地方休息、反芻。在氣溫較高的月份,生活於海拔較高的地區,9月份以後隨著氣溫的下降,又慢遷往較低的地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