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破除守攤心態(1)(3 / 3)

哪一天當自己發現自己在工作中重新激發出熱情的時候,就說明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有作為的人,而且正朝著有更大作為的方向邁進了。要做到這一點,先讓自己每天早上起床時,喊上這麼一句:“拒絕讓自己成為自己成功的阻礙”,多喊幾遍,這件事就不那麼困難了。或許剛開始自己還有感到一些膽怯,有了幾次經驗之後,就會輕鬆很多的,請相信自己。

自信地喊出“拒絕讓自己成為自己成功的障礙”吧,從此以後,有作為的生命會綻放不一樣的光彩。

以實際行動破除守攤心態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話簡單說起來的意思就是與其動心,不如行動起來。

是選擇心動還是行動,這看起來很是簡單的選擇,卻成了平庸者和成功者之間的最大差距。心動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困難,要心動也不困難,難的是要在心動以後有所行動。一個隻心動卻不能付諸於行動的人,如何能做好工作,更談不上夢想成真、成就事業呢?

行動和心動不同,光靠想和說是沒有執行力的,必須采取實實在在的行動才行。任何一個優秀的想法與計劃,沒有實際的行動就等於是空想。隻說不做或是隻想不做,目標要達成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是說的是關於一頭狗熊和一隻兔子,在冬天到來的時候難以尋覓到食物時,各自對將要到來的冬天做了自己的規劃和打算。

快到冬天的一個傍晚,一隻已經餓到有氣無力的狗熊和一隻無精打采的兔子相遇了,它們都在冰冷的雪地上尋找過冬的事物。它們此前已經很多天沒有吃東西了,餓得頭昏眼花,正因為如此,隻好在如此寒冷的天氣裏出來尋找食物。可是它們倆找了一圈又一圈,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哪裏還有可以吃的啊?

狗熊和兔子找不到吃的,感覺自然是又冷又餓,這個時候,饑腸轆轆的狗熊突然對兔子說:“我們不能再這麼下去了,等這個冬天過了以後,我先種一塊玉米地,秋天到了我就會收獲很多玉米。到明年冬天的話,我就把我種的玉米儲藏在山洞裏,留著冬天時再吃,就不至於像現在這樣餓肚子了。”

兔子聽完以後垂頭喪氣地附和著發表感慨說:“我也是這麼想的,冬天不能再這麼過了。等春天到了,我也要種一塊胡蘿卜地,秋收後就把這些胡蘿卜藏在地窖裏,明年冬天沒食物可以吃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些胡蘿卜拿出來吃,就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到處找吃的,還遍尋不得。”

可是到了第二年冬天,狗熊和兔子再度相遇,還在同一個地方。而且這個時候的他們看起來和前一年似乎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依舊是餓得饑腸轆轆。狗熊的洞裏依舊沒有玉米,兔子窩裏也同樣沒有胡蘿卜,否則它們不可能在去年的同一個地方相遇,這是因為它們還是不得不出來覓食。隻不過這一次狗熊不再提種玉米的事,兔子也不再提種胡蘿卜的事,見麵的時候也僅僅苦笑了一下,就再度四處尋食去了。

為何它們再度在冬天缺少食物,卻沒按照原來的想法去種地呢?原來到了春天,狗熊有了蜂蜜吃,就把種玉米的事情忘得一幹二淨了,兔子盡管還記得要種胡蘿卜,但是到了夏天,因為天熱,兔子又懶得去給胡蘿卜澆水,結果就是春天種下的胡蘿卜苗全部旱死了。

現實當中,像狗熊或是兔子一樣的人並不少見。所謂像狗熊一般的人,通常是把工作掛在嘴上,卻從未有實踐活動,到頭來自然什麼收獲都沒有,兔子一樣的人,指的是那些雖然行動了,卻不能堅持下去了,原本的想法和計劃都會隨之落空了。

寓言故事不長,也不難理解,卻道出了一個很深的道理:光說不做一切都實現不了,光想不做也是如此。想了,說了,就必須立刻落實為行動才是取得成功的基礎。有了合理的想法,就別總停留在想的階段,要適當的副處,並徹底地執行下去,成功才會和自己招手。究竟要如何把所說所想落實到實處呢?

第一,光說不做是不會有行之有效的執行力的。

行動與否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應該說,行動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沒有行動就注定沒有結果,當然也談不上成功。

在一次成功學的講座上,正在主持講座的成功學家對在場的學員說:“想成功的人請舉手!”

在場的學員們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

這時成功學家又問道:“有誰想成為頂尖人物呢?請舉手。”

學員們又一次齊刷刷地舉起了手。

成功學家繼續問:“現在在場的有人已經是頂尖級的人物了嗎?”

這一次隻有極少的一部分人舉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