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破除守攤心態(2)(1 / 3)

這個時候成功學家笑了笑,幽默地問大家:“那你們是從什麼時候想要成功的呢?”

聽到這個問題以後的在場學員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們已經想了一輩子了。”

成功學家追問道:“那為什麼成功的人還那麼少呢?”

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隻有一小部分人很小聲地說道:“不過是想想罷了。”

“或許這就是你們沒有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成功學家說:“成功的想法你們人人都有,隻可惜能真正去做的人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是剛才舉手認為自己成功的那些人,大多數人都隻是想而不去做,那又怎麼能成功呢?成功又怎麼會親自找上門來呢?”

有一位隻有小學文化的青年和一位滿腹經綸的教授成為了近鄰。連個比鄰住著的人無論是年齡、性格還是學識都有著天壤之別,可是最後卻成了交情甚好的忘年交。一切都隻因為兩人的願望是相同的,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盡快富裕起來。

教授每天喜歡一邊喝茶一邊躺在椅子上搖頭晃腦、高談闊論他的致富理論,每當這個時候,那個年輕人都就坐在一旁虔誠地聽教授說的話,還時不時地給教授倒茶續水。由於自己很佩服教授的才學和智慧,因此不論教授說什麼他都照做。

幾年以後,辛勤勞動的年輕人成了一位百萬富翁,而他的那位鄰居教授還同從前一樣坐在椅子上談論他的致富理論,一點沒變。

缺少行動,即便是再好的想法和創意,都不會有結果,正像上麵提到的那個教授一樣,盡管他有一套完善的致富理論,但缺乏行動的他隻能停留在原點。古語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別總是說說而已,做才是最重要的。

做事缺乏有效的行動力,這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常犯的毛病,這也是他們長期無法成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在隻因為他們隻想、隻說不做。

有些事情說一千遍,想一千遍還不如一次實實在在的行動。

克雷洛夫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結果的產生最終還是要依靠行動,隻有行動才能保證成功的到來。無論多麼偉大的目標或是計劃,都最終要落到行動中去。

拿破侖有一句很經典的話,說的是“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

拿破侖的話已經很清楚地說出凡事隻說不做,執行力永遠都會是零。做什麼事情一旦決定了話,遭遇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要堅定走下去。現在做,馬上就去做,這是所有成功人士必備的品格。

第二,下定決心就去做吧。

執行力的意義就在於把想法變成實際的行動,再有行動產生結果。有些人的執行力較弱的緣故就是隻有想法,沒有行動。

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是一個執行者身上必備的兩種重要能力。執行力如果隻有這兩種能力還算不上個優秀的執行者,停留在想象和思考的層麵,沒有真正的行動從執行力的角度說也不能算成功。

比爾.蓋茨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了好的想法,就馬上去做!隻有立即付諸行動,才會取得成功。”

曾在微軟就職的唐駿在剛進入公司的時候不過是個很普通的軟件開發工程師。後來回憶起那段經曆時,唐駿說過:“微軟最初開發Windows操作係統時,先是有一個1000多人的團隊參與開發英文版,再由國際部的人開發了中文版、德文版、意大利文版、日文版等。這樣一來,中文版出來的時候已經離英文版上市已經有6個月或9個月之後了。這就是為什麼中文版的win95要比英文版晚上市那麼長時間了,另外win3.1係統更是晚了一年半的時間。”

這種傳統的微軟係統開發模式讓唐駿感覺到了很多弊端存在。唐駿在想,如果可以各種語言的版本同時開發,或是統一成一個版本的話,無疑推上市的效果要好太多了。不過這個想法也就意味著要把Windows的所有內核變成統一版本,省去了多次開發的麻煩。

其實不止唐駿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其他的微軟程序員也這麼想過,他們知道windows操作係統要是不能盡早實現多語言的兼容,總有一天會顯示出市場的弊端。他們這麼想過,也曾經打算把Windows多語言版本變成一個統一的版本,把Windows的所有內核變成統一版本。隻不過大多數人不是一開始就放棄,就是沒有堅持下去,所以他們想過卻始終沒有人能付諸實踐,最後還是隻有唐駿改變了傳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