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不遇伯樂露不了手”——破除清高心態(4)(1 / 2)

敢作敢當,就是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為小時而積極付出,就不會有意外的收獲。要相信每一次的付出都可能獲得很多,所以每一筆投資對自己都是很劃算的。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句,敢想敢幹不等於空想蠻幹,而是切切實實地在真實世界裏的一小步一小步的舉動。

對接組織和自己的未來

認同工作的人會在工作中大有作為,畢竟他把工作視作了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實現自己的未來,他要對自己的工作和生命負責。認同工作,就把自己的未來和組織的未來進行對接吧,在工作中幫助組織實現目標,同時實現自己的目標。

本質上來說,組織的未來和個人的未來也不全然相同,最直接體現在承擔結果的主體就有所不同。組織承擔結果的主體還是組織本身,與個人無關,而個人未來的好壞卻是和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聯係在一起的,所以承擔主體還是個人。

這麼說並不說明二者就沒有聯係的可能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組織的未來發展和身處於組織內部的個人發展之間還是有聯係的。任何一個組織的發展都要依靠一個個個體的努力來實現,而在組織內部,個人未來的實現也必須依托組織目標的實現來變成現實,個人的發展受到組織影響的程度是很高的,因為組織的經營結果和個人的職業規劃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製約的關係:一方麵人力資源的作用是在組織內部產生和奏效的,另一方麵組織經營成效的好與壞都會影響個人的經濟分配和職業成長。

個人與組織的兼顧和平衡往往告訴人們在工作中自己最需要的應該是什麼,要做的是什麼,如何去實現等等問題的合理答案。

這些答案可以為大家描繪出清晰的未來藍圖,無論是經濟上的、職業發展上的、家庭生活上的還是個人知識技能上的等等方麵,都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當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時,就可以同組織的未來目標規劃聯係起來,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夢想、有作為的人。

夢想是什麼?很多人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沒有夢想,那麼就沒有成功,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有夢想呢?既然有,那就說明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如何實現夢想的過程。

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

一條小毛蟲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慢慢爬著。一天,它碰見了一隻蝗蟲。

蝗蟲問它:“你要到哪裏去?”

小毛蟲一邊爬著一邊回答說:“昨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我站在山頂上看到了山那邊美麗的山穀,我太喜歡那副場景了。於是當我醒來的時候,我打算爬到山頂上去看看那個山穀。”

蝗蟲聽完以後驚訝地說:“你是病糊塗了,還是腦子有問題了?那是山頂啊,你一條小毛蟲怎麼可能爬得上去呢?對你來說,一塊小小的石頭都是座大山了,何況還是一座山,你瘋了嗎?”小毛蟲並沒有把蝗蟲的話放在心裏,隻是一個勁兒地往山頂的方向爬去。

小毛蟲繼續往前挪動著它小小的軀體。突然間,它又聽到了蜣螂的聲音:“你這是要往哪去呢?”

這時候的小毛蟲已經開始出汗,它氣喘籲籲地說:“昨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爬上了山頂,看到了整個世界。於是,我醒來以後要讓這個夢變成現實。”蜣螂聽完不禁笑道:“我這麼健壯,都不曾想過要爬上這麼高的山,你真是太狂妄了。”小毛蟲對蜣螂的嘲笑也不理會,隻是埋頭前行。

後來,蜘蛛、鼴鼠、青蛙和花朵幾乎都勸說小毛蟲放棄這個可笑的計劃,但小毛蟲誰的意見都沒有聽從,還是堅持向前爬。

最終,小毛蟲爬得筋疲力盡,在自己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它決定停下來休息一下,就用自己僅有的一點力氣建成一個休息的小窩——蛹。

結果,小毛蟲“死”了。

小毛蟲死了以後,山穀裏所有的動物都來瞻仰小毛蟲的遺體。小毛蟲建的那個蛹一時間變成了夢想者的紀念碑。

後來的某一天,動物們再次聚集在這裏時發現蛹已經不見了,那綻裂的蛹有一隻美麗的蝴蝶飛了出來。

那隻美麗的蝴蝶在風中輕舞,慢慢地飛到了山頂上,這時動物們才意識到,小毛蟲重生了,那它的重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美麗的寓言隱藏著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在世,夢想最為重要。有了夢想就要去努力實現,而在此之前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人無所謂高低,也別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個完整的生命,既然有了生命的存在,就要去鑄就生命的輝煌,而這輝煌不屬於別人,隻屬於自己,是自己用雙手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