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善於發現機遇。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機遇和美有很多相似之處,缺少敏銳的觀察力也是發現不了機遇的。本質上來說,機遇就是信息,這種信息是一種很特別的信息,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到市場上缺少什麼,需要什麼。信息時代,信息自然就是機遇的錯在,搶到信息的人就是抓住機遇的人,信息是機遇也是財富。從多個渠道去搜集各類信息,不論是對手,還是朋友、客戶。執行力強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信息搜集工作,缺少了這些信息是無法準確判斷市場動向的。
其次,機遇是需要分辨的。機遇是信息,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機遇。現代商業社會發展多元,宏觀地看,市場似乎永遠不飽和,仿隨時隨地都有機遇,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不少信息實際上是可怕的陷阱,而非機遇。舉個可口可樂的例子,大家或許就會明白什麼樣的信息是陷阱而不是機遇。可口可樂是當今世界上飲料界的霸主,但公司並未對此滿足,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可口可樂開始計劃進入娛樂業。1981年,可口可樂有了大動作,斥資7.5億美元收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還讓自己的頂級銷售人員進入哥倫比亞公司參與管理建設。娛樂行業與飲料業的經營有相似之處,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可口可樂那麼多年所積累的經營優勢不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照辦到哥倫比亞公司的。很快,哥倫比亞公司的電影經營業績出現了急速地下滑,這一次可口可樂的失敗成為了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可口可樂進軍娛樂業的計劃失敗了,這並不能磨滅可口可樂在飲料界的成功,隻是他還尚不具備在娛樂業這個財富金礦當中挖掘的可能性。某些可能的信息並不代表可以盲目推進,要先考慮到自己是不是有合適的執行力能夠抓住這個機遇,要不然給自己帶來的隻會是失敗。
最後,創造機遇也是必要的。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機遇和成功之間不僅僅是直線的聯係,而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點綴。每個人的運氣不可能全然相同,不可能人人都運氣一樣好。被動地起等待機遇的降臨,一生或許會有那麼一兩次機會,這樣的機會總是少之又少,由於守株待兔隻會換來漫長而痛苦的等待。記住,機遇是可以被自己創造出來的。這不是笑談,這是真的,等不來機遇就給自己創造機遇吧。一個擁有優秀的執行力的人就是可以創造機遇的人。曾有一位研究過比爾?蓋茨創業經曆的學者指出:“是普通人對現代電子科技的需求,造就了蓋茨這一代巨富;而微軟公司的產品則引導著普通人輕而易舉地敲開了應用現代電子的大門。”比爾?蓋茨的成功離不開極佳的機遇,這保證了他和他的微軟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長盛不衰,但根本的是他自己也是極其善於創造機遇的人,他在以自己為軸的世界裏圍繞著自己創造著機遇,他主導著市場,而不是跟著市場走,這樣的人才會率先達到領先的市場地位。
用激情讓自己出人頭地
激情是一種情緒,是一種比較高亢的精神狀態,在工作中激情也可以是工作態度。工作很多時候是需要激情的存在的,激情可以推動工作更完美地完成。一個長期保持激情的人才能有效地保持高的執行力,他可以調動身上的麼一個細胞去執行內心最為渴求完成的工作。
如果把工作比做是船的話,推動船帆的風就是激情。沒有了風,船是動不了的,因此在工作中缺少了激情也就沒了動力,工作很難完成。從這個層麵上說,激情是催發幹好工作的動力的根本所在。所以說工作中需要無線的激情,激情鑄就了工作的原動力和推動力,執行力在激情的基礎上得以充分的展示和發揮。
微軟公司的企業文化中有很重要一條就是激情工作。每天微軟公司都要求員工要以飽滿的激情投入一天的工作,把自己的全部努力都視為是對科技事業所做的貢獻。包含了激情的企業文化給予了微軟員工很積極,很正麵的影響。在微軟公司工作的員工基本都具備積極的心態,說起來這也算是微軟公司始終不敗於市場的秘訣之一,也是勝過其他大公司的關鍵點。每個微軟人在工作中都會用飽滿當然的熱情去麵對工作。激情麵對工作,這是微軟對每位員工的要求,這樣的企業要不興旺都有點難。
微軟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曾坦言:“我們想要的員工,最看重的一點就是是否激情四射,對公司是否激情,對技術是否激情,對工作是否激情?對微軟而言,激情是創造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