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莫·何姆斯康複了以後來到教堂,用傳道的方式開始籌募基金,籌到的基金總數高達300萬美元,這項基金基本都用來資助各所大學和醫院。他69歲退休前,已經傳道了1000多次,也出版過兩本書,還為各種不同的宗教和慈善機構籌募了50萬美元的善款,曾擔任了20家機構的董事,自己也捐出了5萬美元,在加州大學附近建了一座教堂。
在艾莫·何姆斯的生命中困難二字也是不存在的,或許他從未想過自己的生命會因為什麼而受到阻礙,他不過是抱著一個篤定的目標,不舍晝夜地生活了90多年。可以說,他的90多年完完整整書寫了“勇氣”兩個字。
很多老人在這個過分強調“年輕”的國家和時代一點點感覺被時代所拋棄,年齡的阻隔讓他們常常感覺被時代遺忘。
一位退休的老婦人,今年已經74歲了,她茫然地麵對著自己未來的日子,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這剩下的日子。老婦人在退休前是一名教師,她退休前並沒有什麼積蓄,為了維持自己的工作,她必須繼續工作,經濟上和精神上的困難迫使她不能放棄工作。她說:“我可以教書現在,還可以給小朋友講故事,我習慣在講故事的時候給他們放一些很漂亮的幻燈片。”
對自己的現狀她顯然還有些熱情,那為何不重新拾起她該做的事情呢,繼續講她的故事呢?
老婦人很明顯沒感覺到這點熱情和可能的存在。有一天她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可以這麼做,於是備受鼓舞,重新興奮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業中去。從那一刻開始,年齡和時間不再阻礙她開心地工作,以致於很多時候她自己感覺自己的能力已經超過了年輕時候的自己,因為此時此刻的她經驗更為豐富,故事講得比從前更為動人。
隨後她找到了福特基金會,這是為推動美國文化做出了貢獻的知名組織。她找到了這個組織,目的是為了給自己製定的幼兒園“講故事計劃”做宣傳。結果她找的人都要求提供一份證明。於是,她開始介紹她的計劃,她的故事裏總是充滿了溫情和戲劇性,還有強大的訴求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說服了對方,對方接受的關鍵也就是因為她那溫情脈脈的講述。
這位老婦人如今的生活已經充滿了熱情和信心,就像個年輕人一樣。她用講故事的方式給無數的孩子送去了歡樂。年齡對她來說不再是個阻礙的因素,她再不說自己太老了,一點用都沒有了。自從她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她的價值和人生走出了新的旅程。老婦人為自己製訂了詳盡的計劃,挖掘了自己所能挖掘出來的才能和經驗,踏踏實實地營造著她的夢想。74歲的老婦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所獲得的不是蒼老,而是成熟。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古稀之年的年紀,她卻找到了激勵自己的動力。
大文學家蕭伯納也很是鄙視那些總是抱怨環境阻礙自己的人。他曾在書中說道:“老是抱怨環境隻能使他們成為今天這樣。我不相信環境之類的借口,世界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主動尋找適宜他們的環境的人,如果找不到這種環境,他們會自己去創造。”
誰都有各自生活中的痛苦和困擾,刻意去尋找人人都有機會找到。像是年輕時,很多人都會認為別人比自己好,但走出社會以後就會發現凡人都有優缺點。
跟那些坡腳的人相比,健康地走路已經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了;跟窮人相比,自己已經寬裕不少了。人不論肥胖、瘦弱、美麗、醜陋、內向外向等等,這些特性隻要自己想找都能找到困擾自己的障礙。
一個不成熟的管理者,總在和他人的比較當中發現自己的障礙,渴望別人對自己特別加以考慮。成熟的管理者則反應有所區別,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什麼地方,因為他們不會妄自菲薄,在與他人比較中能夠見賢思齊,發覺自己的特點所在,以求更大的進步。所以對於管理者來說,走向成熟就不要懼怕困難,它或許會是幸運的開端。
不氣餒,堅持總有希望
恐懼是很多人不敢放手去幹的主要原因。他們並非不優秀,而是害怕自己不能堅持,不能繼續勇敢下去,一點點挫折就可以讓他們放棄。
困難是必然的,誰都躲不了。
美國銷售協會做過一項對推銷員的推銷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48%的推銷員在找到一個客戶之後就選擇了放棄;25%的人是在找到兩個客戶後選擇放棄;15%的人是三個;隻有12%的人還能夠在找到三個客戶以後繼續做下去,就是這些人做成了80%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