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二合一”促銷模式(3)(3 / 3)

首先投入資金,而後追求品牌效應和銷售額,這是傳統營銷,為學院派。投入資金的同時,追求銷售額、利潤、回報和結果,這是直複式營銷,為實戰派。

(這是在簡單地介紹背景。)

兩大門派之間的明爭暗鬥,由來已久,但演化到以賭局的形式出現,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

(很簡單,這是在講故事,但是對抗性已經被引入了。)

當時,我的導師蓋瑞?亥爾波特,以其178億美元的銷售信奠定了他在直複式營銷界的泰鬥地位。本來,他完全可以一邊繼續推動門派創新,一邊盡情地享受在行業內的特權,但聰明絕頂而又傲慢透頂的他,卻對學院派發出了令人震驚的挑戰……

(有多少人看到這裏會停下呢?應該沒有,因為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他聲稱:在未來的一年內,他將連續在《洛杉磯時報》刊登整版廣告:任何學院派的“營銷天才”,如果能夠寫出超越他的響應率和銷售額的廣告,他將心甘情願地送給這位“天才”100萬美元現金,並自費將這位“天才”的廣告登遍全世界所有的報紙!

這是真實的案例。

頓時,業內外一片嘩然,專家和大腕們一致認為,蓋瑞?亥爾波特將因此而激怒整個行業,並最終失去他在門派內的地位和影響力。

接下來的一年,雖然應戰者無數,但始終沒有一人能夠將他擊敗。最後,他不僅沒有慘遭失敗與尷尬,反而因此而鞏固了他在門派內至高無上的泰鬥地位。了解蓋瑞?亥爾波特的人都知道,這場賭局的勝利與他驚人的智慧和好鬥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卷入類似的賭局,不是因為我不敢,而是因為我認為這樣的高調出擊會得罪一大片人,實在毫無必要。但就在幾周前,我被迫接受中國營銷史上的第一個賭局!事情是這樣的……

(讀到這裏,主角還沒有正式出場呢,這隻是序幕,但是人們對課程的期待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所以,你應該意識到:一篇簡單的博文裏,其實包含了很多營銷秘訣!)

這裏麵有很多因素,包括震撼性、對抗性、勉為其難的英雄——“其實我很不願意幹,我是被迫參加的”,這些都很有意思。還有“未完的故事”——大家不知道怎麼回事:不確定性、戲劇性。

我沒有說“我一定會贏”,但是人們的潛意識一定會這麼猜測。這裏麵肯定有傳播的效應。

如果你想讓客戶嘩然,你首先要描述一個“嘩然”的場景給他。就是說,你要讓客戶意識到:“這個將要出來的東西,應該不是一般的東西!”客戶對此充滿了好奇和期待。這樣,不管我將來要推什麼樣的產品,客戶都已經有一種傾向了。當然,還有一些突發性、新聞性等。

我沒有讓人們一定要這麼思考、那麼思考,贏不贏是不確定的。但正是這些不確定性給人們造成了懸念。

現在你再去看我的博客,可能會看到另外的“一重天”。這些博文會啟動自發傳播,但是你也要注意——你不要太做作,一切都應該自然而然地完成。

我的文風是很輕鬆的。我在講故事,我不是小說家,不需要描述很多細節,隻是給它一些點綴而已。

這些隱含因素的作用,遠遠超過你的“咬文嚼字”。看完了這一個案例,你可能還不知道我用過什麼樣的語言,但是你會記住:“哇,衝突”、“哇,賭局”……這些東西會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為什麼?因為衝突、賭局能激起人們的回憶和遐想。

然後,你還會記得,這裏引進了亥爾波特,他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他很好鬥,他跟誰都喜歡較勁,他確實是這樣的人。

實際上,這是亥爾波特策劃的一個活動。他以前雖然做了很多事,但是還沒有被這個行業全麵地接受,所以通過這麼一個活動——他在《洛杉磯時報》登廣告挑戰所有傳統營銷的大腕,他就徹底地被奉為直複式營銷的泰鬥了。因為他挑戰了這個行業的權威,並把他們打敗了,所以人們自然就奉他為這個行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