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鍾的電影《申紀蘭》裏,祝希娟隻有15分鍾戲份。但這位1962年因主演《紅色娘子軍》獲得首屆“百花影後”的老太太,仍接受了嚴格的“政審”。
第一條是國籍。劇組查實,雖然祝希娟在美國住了多年,但至今是中國國籍。通過。第二條是家庭。家庭關係不和諧的不能要,打“冷戰”的不能要。劇組親眼看到:祝希娟和老伴的生活很和諧。通過。
如此嚴格,是因為她扮演的人物很重要:申紀蘭,中國惟一連任十二屆的全國人大代表。七百多萬元人民幣拍成的《申紀蘭》,是一部民間出品,由“粉絲”自發拍成的“主旋律”電影。影片於2013年春天完成製作,至今還沒能順利公映。
緣起:“申主任賦予我們力量”
山西高平商人司德明是投拍電影《申紀蘭》的老板。他很少看電影,也從沒見過申紀蘭。2011年7月,山西高平市人民劇團以申紀蘭為原型的上黨梆子劇《西溝女兒》晉京演出,向建黨90周年獻禮。司德明讓一個老鄉拉去了,他看得直淌眼淚:“原來申紀蘭這麼偉大!”
從劇院出來,他決定:要拍一部電影,好好宣傳一下申紀蘭。
司德明是毛澤東的忠實崇拜者,曾捐資600萬在高平建“太行山毛主席紀念堂”。他找到朋友,拍毛澤東雕像已經十幾年的晉城攝影師王慧田做製片。再帶一個會計,上路直奔申紀蘭的家鄉——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
他們委托擅長拍攝“主旋律”電影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具體執行,找來了製景工人、攝像師、美術、道具師、化妝師、音樂人。劇本就用《西溝女兒》的劇本,主演直接用了《西溝女兒》的主演——高平劇團的女團長陳素琴。他們也聘請了專業影視演員:祝希娟,演老年的申紀蘭;高明,演申紀蘭的導師李順達;陶玉玲,演申紀蘭的婆母;王慶祥,演申紀蘭的丈夫。
對每一個演員,他們都搞了自己的“政審”。“一定得政審。拍不好,對不起山西鄉親,對不起申主任。”——申紀蘭1970年代被任命為山西省婦聯主任,現在仍是長治市人大副主任。
還沒去廣電總局立項,也沒取得申紀蘭的同意,電影《申紀蘭》就開拍了。“我們純粹是無知者無畏。”司德明總結說,申紀蘭的助理、平順縣西溝紀念館館長郭雪崗在溝通後默許了拍攝。他先印了幾百本紅寶書——迷你版《毛主席語錄》,送給西溝紀念館。劇組在2012年10月23日補辦了開機儀式,長治市委宣傳部幫他們請來申紀蘭為這部電影“揭幕”。2012年12月,直到電影拍完,申紀蘭才簽署了授權書。
100分鍾的《申紀蘭》一共有四個主要場景。1950年代申紀蘭提倡“男女同工同酬”,1980年代開鐵廠,好容易買回一台彩電卻發現婆母雙眼失明,晚年“發展綠色經濟”。每當申紀蘭有內心獨白,就來一段上黨梆子劇,對著鏡頭詠唱:“兩隻瓜兒一棵秧”、“我的級別是農民”……宛如一部地方戲的MTV。演員的表演都誇張而極富表現力,透著舞台劇特色。甚至還有場幾百人的集體歌舞。數百山西農民打扮的群眾演員舉著鋤頭、土筐在田間載歌載舞做勞動狀。這是參考了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真正的主演是陳素琴,她從申紀蘭年輕時一直演到金婚。雖然祝希娟戲份不足15分鍾,但宣傳材料的封麵上印的仍是祝希娟——為了借助名人效應。劇組還特意去申紀蘭家借來了她在北京開“兩會”時穿的那件西服,給祝希娟當戲服。“我們覺得,一穿這個,申主任就賦予了我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