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搶頭條,不止汪峰賣力(2)(1 / 1)

頭條就一個 男人也會嬛嬛附體

2011年Burberry舉行一場大秀,同時邀請李冰冰和範冰冰參加。雙冰都想穿店裏一件號稱“鎮店之寶”的“金縷玉衣”。最後李冰冰攻克下品牌拿到這件衣服,品牌為平衡則給了範冰冰最好的出場時間。兩人事後都猛發通稿號稱自己豔壓群芳。意外的是淡淡出場的張曼玉和雙冰一起擠進了時尚媒體的標題裏,有些媒體還都把張曼玉放在最前麵,江湖地位無法撼動。

在老百姓的想象裏,女明星同台亮相,一定是各出奇招堪比宮鬥劇。記者們的確經曆過這種場麵。當年周迅和李冰冰在華誼一同拍攝《風聲》時,發布會的氣氛稱得上“驚心動魄”。有記者詢問她們平時對對方的了解程度,李冰冰回答:“我還在上學就聽說周迅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演員。”這個說法讓在場記者大跌眼鏡。隨後李冰冰解釋說其實她大三的時候,周迅就已經開始演《風月》的盲女。周迅則在一旁也解圍說,由於自己沒有上電影學校,很早就進入電影圈,所以李冰冰在大學時候就看過她的電影並不奇怪,第二天的新聞標題則都以李冰冰的話做文章,例如“李冰冰稱大學就愛看周迅演戲”。

不過,不要把所有劇組女演員不和的消息都當真,一位宣傳告訴本刊,在新劇發布會之前,針對女主角的炒作有兩類,一是緋聞,二是女演員不和:“不和是很常見的炒作話題,其實不一定有那麼多火藥味。”

男明星為了搶頭條也會“嬛嬛附體”。某位天涯男神雖然粉絲眾多,但事業始終在電視劇領域徘徊不前。一部他參演的熱門電視劇是雙生雙旦配置,男神的戲份的確是最重要的,可以算男一,另一位男主角則是上升期的電視劇咖。但男神對自己的地位重視到了敏感程度,準備發布會時,反複強調海報排位和出場順序,務求要體現出自己和另一位男主的區別,宣傳不得不在主持人串場詞中不斷突出男神。

女藝人們的心思在妝容發型服裝上,男藝人的造型相對簡單,但心機就會用到其他地方,例如主持人介紹藝人時所用的頭銜。李治廷參演《親密敵人》時在內地幾乎算默默無聞,但是他並不希望頭銜隻是簡單的“參加演出”,經過經紀人的爭取,他最終的頭銜表述是“特別演出”。過氣的韓國偶巴跑到中國來撈金,也比當紅的更難伺候。一位前韓國偶像團體成員過氣後到中國來拍戲,一定要在發布會上強調自己是“亞洲極高知名度的韓國舞王”。

如果發布會上男女主演攜手登場,是否就一片和諧了?答案是否定的。男女明星之間也有競爭。新聞標題可不會按男女性別分列兩個,最終能闖進大標題的隻有一個人。某部號稱“群星薈萃”的電影發布會上,片方原本為每個演員都準備了一個特別的出場方式,有人騎馬有人坐轎子,但某位一線女星相中了另外一個男星騎馬出場的方法,於是身著男裝搶在男星前麵騎馬衝進記者鏡頭,讓男星“沒得玩”。娛樂頭條都給了男裝騎馬的該女星,“英姿颯爽”等褒義詞鋪天蓋地而來。事後該女星還專門請男星吃飯,為“搶騎馬”賠不是,但頭條已經順利搶到手,遲來的賠罪宴反而讓人想起道明寺名言:“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幹嗎?”

明星們用生命搶頭條,記者表麵嘲諷,內心都在喊著“不要停”。反倒是神經過敏的經紀人胡亂護主壞了事。幾年前Maggie Q出席某電影發布會,有媒體問到了陳冠希。但Maggie Q不但沒生氣,反而得體回答:“這件事情媒體把我卷進去,但其實是完全不存在的。對於陳冠希,我想說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會犯錯誤,應該給他機會。”媒體再問她是否支持陳冠希,她說:“我支持我所有的朋友。”本來是皆大歡喜的頭條,經紀人事後攔下記者怒目曰:“我們以後不歡迎你來采訪。”對藝人的公眾形象完全是負作用。

通常來說,電影發布會上搶頭條的明星們段位更高些,電視劇發布會上則經常低級炒作百出。電影宣傳黃先生認為這是明星們的“階級地位”所致:“參演大電影的明星們都發展得比較好了,有自己的工作室和團隊,策劃得會更好。電視劇明星條件相對差一些。“和非要端坐神壇上的明星相比,從業者們寧願選親力親為搶頭條的明星:”範冰冰這樣肯定是人見人愛的。港台明星雖然難伺候,但隻要溝通好了,宣傳效果都一流。最怕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讓的明星,到了現場才懶洋洋說不配合,幻想自己往台上一坐所有資源都是自己的,記者都搶著寫你、捧你,怎麼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