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親桑蘭(2)(1 / 2)

懷孕

“黃健,你一定要照顧好我女兒。你對我女兒好,我就對你好。你讓我給你做什麼,你讓我怎麼樣都行!”桑蘭的父親桑史盛喝多了,看著未來的女婿,老淚縱橫。

黃健是桑蘭的經紀人。相識十餘載,陪伴與守候,所經曆的好與壞,讓兩人的感情逐步升溫。去年5月,黃健去了趟寧波,見過女方親友,正式確定了兩人的戀愛關係。

結婚,生子,是父母對兩個年輕人的期許。婚期定在了2013年年底。

可是,高位截癱,影響生孩子嗎?

桑蘭的美國主治醫生瑞格納森曾在其受傷後明確告知:“你隻是受傷,坐在了輪椅上,但你是個健康的,正常的人,你和別人沒什麼區別,結婚,生孩子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句話印刻在桑蘭及其父母的腦海中。

“我沒辦法再重新走路了,但是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要去做,”桑蘭說,“一個人的人生,應該努力地去爭取你應該擁有的東西。過程不易,你想做了,就去完成,我給自己灌輸的思想就是這樣。為什麼我坐了輪椅,就不能擁有了呢?我不能擁有重新走路的能力,那沒有辦法,但是我能擁有的,我一定會去爭取。我可以生孩子,為什麼不生呢?”

她向黃健提出了要孩子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身邊的朋友也都是鼓勵,沒人提出反對意見。小兩口本打算去歐洲玩一圈,回來先把婚禮辦了。黃健尋思戒煙戒酒,練練體能後再要孩子,沒料到,黃小寶不期而至。

2013年7月初,桑蘭發現原本正常規律的月經遲遲不來,“不會懷孕了吧?”她很敏感,趕忙讓黃健去藥店買驗孕棒,早起一測,對照線和檢測線都顯色(表明已懷孕),黃健的心跳加速,驗孕棒遞到桑蘭眼前,“恭喜你啊,要當媽了”。

一切充滿了生機,一切又都是未知的。桑蘭很有信心迎接新生命的降臨,“我本就不存在不能受孕的情況,我是脊髓損傷,不是內分泌或生殖係統損傷。我和黃健都是健康的”。

她立刻給瑞格納森寫了郵件,告訴他自己懷孕了,請教注意事項,並詢問長期服用的一些藥物是否會對胎兒產生影響,瑞格納森仔細回複,“放心好了,你現在服用的藥品絕對是安全的,對你和孩子沒有任何問題;你在孕期及分娩時會出現高血壓,但不要擔心,醫生會幫助你的;你不能自然分娩,必須要手術剖宮產;你屬於高風險產婦,一定要常去產檢。”

消息不脛而走。

“桑蘭懷孕了!”“她怎麼能懷孕呢!”“她怎麼懷上的?”……一次做產檢,護士很自然地問,“喂,你是人工受精嗎?”桑蘭答:“不是啊。我老公在樓下抽煙呢,一會兒就上來。”護士聽後,表情尷尬。

好奇、質疑、戲謔和否定,外麵的聲音很多,桑蘭置若罔聞。

她早已練就了這樣的能力。

在美國摔傷後,桑蘭得到了無數關懷與矚目。她成為第一位在帝國大廈點燈的外國人,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都給她發了慰問信。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駐美大使李肇星等政要紛紛前往看望……

她被打造成了堅強且樂觀的英雄人物,趕上北京奧運會的籌辦與舉行,她更被推上神壇,成為舉國頌揚的“微笑天使”。

而當繁華散去,生活的殘酷紛至遝來。從日常生活來說,她大小便都是難事,每天要導尿3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大便3天一次,還要用開塞露、潤滑油。

壓力和病痛的折磨下,她不再微笑,她“反轉”成了一個“麻煩製造者”。她發長文指責保姆的種種劣行,炮轟小區的無障礙通道管理失當,每一次“開炮”,都會引發廣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