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用戶故事
事實上,按性別劃分APP的背後是用戶訴求。“我們一直隻盯著一個東西,那就是用戶需求,如何能夠把用戶伺候得再好一點。就像大姨嗎的用戶,除了男女之外,還有其他更精細的訴求,比如說備孕、婦科疾病監控等。”
柴可告訴記者。
不過,要想分別猜準男女用戶的不同需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4年,沃爾沃公司推出YCC女性概念車時,就由120多名女性專門組建設計團隊。她們從女性駕駛的親身體驗出發,描繪出YCC目標購買者的形象——獨立的職業女性。除去男性購買者關注的速度、性能外,還能滿足一些特殊要求——放置坤包、手機的空間,易停車,上下車優雅自如等。
“大姨嗎”團隊則會用模擬用戶故事來落實產品功能。假設小王是一個職場白領,她的男朋友是高富帥,是她倒追的男朋友,她下載了“大姨嗎”後發現了一個男生版,這個時候會怎麼樣?小王會主動要求男友下載,即便這個高富帥還有其他曖昧的女性朋友,小王心裏仍希望他隻關心自己,綁定自己。
在新推出的“情侶版”中,產品團隊設定了幾十個角色,有時還會有很多重口味場景。
“二奶”、“小姐”等可能有多個男朋友的女性用戶也會進入到場景模擬中。“無論她是什麼樣的人,隻要是我們的用戶,我們就要學會尊重她們。”柴可說。因此“一對一”綁定男女用戶是“情侶版”的最佳選擇。“她要綁定不同男友隻能有多個手機,就算有一天拿錯了,被男朋友發現,頂多算腳踏兩條船。”
這樣的場景模擬在友樂活月月都有,產品團隊、技術團隊以及公司思維活躍的人都會參加。在產品版本更迭時,甚至可能會討論一整天,最後通過“邏輯戰勝”來確定功能。
“雖然別人看來效率有點低,但希望能在討論中找到真理,因為不碰撞就無法產生火花,你做出的產品很可能會觸犯某些人的底線。”
此外,為產品定義好用途也很重要。“大姨嗎”男生版的關鍵用途,一是追蹤她的懷孕概率,適用於備孕人群;另一種則是追蹤症狀和狀態,“特殊的日子”快到了,就少惹她。
得女人者得天下
無論是女人專用的“大姨嗎”,還是男性為主的導航軟件導航犬,按照性別進一步細分後,都將女人捧上更重要的位置。
研究顯示,美國家庭中女性是多數購買的決策者,女性在購物決策上的話語權在83%-87%;女網民占比不到一半,網購支出占比卻高達58%。柴可相信,在中國女人仍能影響75%以上的購物決策,而男人卻占實際支付的大頭。
知乎用戶Jaskey Lam被“安裝”了“大姨嗎”男生版後,為此舉點讚:“女人用的東西,男人最後被迫躺槍了!將來是否會有一天,大姨嗎推出某個服務女性‘增值服務’,但付費購買功能卻出現在男生版上!”
柴可並不否認Jaskey Lam預測的商業模式,“從商業模式的探索上,把男性用戶卷進來是好事,女生可能為了省錢痛經也會忍著,但男人要是看著自己老婆每個月都痛經,就會想著買點什麼幫她解決這個問題。男性為了情感的穩定性,一定願意付出一定的經濟條件。”
目前男生版的功能還不完善,隻有一個單一頁麵顯示經期提醒、懷孕幾率及好男人攻略幾個板塊。當女生經期來臨時,男生端會收到通知,為了方便對女生噓寒問暖,大姨嗎還在情侶版中加入“私聊”功能。情侶版上線一個月,男生版的裝機量達95萬,女生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間都提高了7%-10%。“女性是最好的消費者,因為她最不理性。”錢進說,“曾經有一個女性用戶對我說某款導航軟件好,因為上坡時都會提醒小心一點,好體貼。”導航犬分男女後,上線僅兩個月,女性用戶的比例就上升到38%。一旦對某款產品產生情感上的連接,付費就有了可能性。“任何產品的終極目標其實都是讓消費者在無形中建立情感,未來做營銷就是做情感。(王瑩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