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體驗:日本
如果“廁所界”也有奧斯卡,日本肯定能捧得小金人。
大凡去過日本的網友,都有這種感慨。宋小語多次前往日本,執著走遍了東京、京都、橫濱、大阪,富士山等所有能去的景點,日本人各種“文明的細節”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日本,絕不可能找不到廁所。”這是她的第一感受。除了公廁,日本城市街頭所有的便利店、超市、商場都有廁所,而便利店則到處都是,並且不限製使用。
日本的廁所描述起來很像廣告,不僅免費,而且幹淨、舒適。設計美感十足,環境一塵不染,廁紙可以無限取用,洗手液、消毒紙巾,吹風機,一應俱全。馬桶坐圈是用電預熱的,分中高低檔,用完之後,可以摁動馬桶右側的電鈕,便有一股細小而壓力頗大的溫水水柱噴出,幫助衝洗,並用暖風烘幹。水柱的壓力大小、水溫高低都可以調節。貼心的細節設計還包括“音姬”——按一個鈕,就會發出流水的聲音,來掩蓋人排泄時的聲音。
起初,宋小語以為隻有酒店裏才有這麼考究的廁所,後來發現連公共廁所裏也是這樣的馬桶,隻是有的地方,馬桶坐圈沒有用電預熱而已。
“即便在富士山上遇到的最差的廁所,也隻是有點味道而已。”這個所謂最差的廁所,坐便器上依然包著馬桶座墊紙,“比歐洲的大多數廁所都要好”。
“在日本,清洗廁所要像清洗茶杯一樣。”
央視主持人朱迅曾經在日本做過廁所“清潔工”,一個令她驚訝的細節是,示範打掃廁所的人把廁所洗得潔白如新後,從馬桶裏舀起一杯水,一飲而盡。
最難忘體驗:印度
90後楊懷玉高中沒畢業就開始工作,做電視銷售。他每天麵對屏幕上的BBC紀錄片《動物星球》,終於有一天,決定自己親自去看看。
2010年,楊懷玉騎行了一趟川藏線。在川藏線上,他見識了此生中最為震撼的廁所。他住的旅店在雅魯藏布江上遊,旅店的廁所可謂“奇葩中的戰鬥機”。大概是旅店老板為了“圖省事”,兩根伸出陸地的電線杆充當了廁所的兩個踏板,踏板直接淩空,踏上去一看,底下就是滾滾雅魯藏布江,腳底距江麵20多米。
雖然兩邊有圍欄,但廁所前後沒有牆,如廁時還能看到對岸猴子嬉耍的情景。通過這個空中廁所,排泄物直接排到江裏,在轟隆隆巨濤聲中,連響聲都沒有。“如果你沒有心髒病的話,基本是安全的。”楊懷玉對本刊稱。
2012年5月,楊懷玉湊夠了5萬元,開始亞非18國騎行。在長達一年半的旅程中,他從越南騎到伊朗,又從埃及騎到南非,種種驚險刺激的經曆中,找廁所也占了小小一篇。
最讓人崩潰的如廁體驗,發生在印度。從城市到鄉村,幾乎沒有公廁,當街便溺隨處可見。“印度人認為在家裏修廁所不吉利,所以很多窮人家都沒有修建廁所。”楊懷玉說。在城市,他們一般都努力找大商場或者麥當勞,而到了鄉下,他和騎友也隻能“入鄉隨俗,就地解決”。最蔚為壯觀的場景發生於印度火車站,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成群的印度男子,手拿一瓶水蹲在鐵軌上,當眾方便。印度飲用水和環境部長賈拉姆曾艱難地承認,印度鐵路就是全球“最大露天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