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謎任務(2 / 2)

人畢竟是社會動物,輪回廣場,還有大量資深輪回者的存在,能夠讓白誠感覺他還在人類社會中,而不是某些其他的“存在”,這也是他想要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的最大動力之一。

輪回廣場上,剛剛完成維特小屋任務的起源小隊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小屋前。

在一周前,他們就已經共同出資在輪回廣場旁的建築區建造了一個小屋,作為小隊活動的根據地,這比在輪回廣場上被圍觀強多了。有了自己的房間後,小K會自動記錄,在任務結束後首先將輪回者傳送回自己小屋的門口。

五人互相看看,都有一種心有餘悸的感覺。

“先進去再說吧。”馬建文想說什麼,又覺得在這裏說怪怪的,所以當先打開門走到了屬於小隊的“活動室”。

沒有管他們在屋裏討論什麼,白誠還沒有閑到連這個都要關注,隻要證明這個思路是可行的就足夠了。

剩下的任務就是叫來少女小K,開始計算怎麼安排新連接的新人該怎麼安排才能最大化的得到精神能量。

經過一番推理演算,最後他們定製的計劃是這樣的:

將來的解謎類場景,需要經過劃分,劃分為AB兩類。劃分的依據就是看是適合普通輪回者的,比如有強大的BOSS戰的,或者涉及到白誠大世界背景設定用來豐富大世界劇情的,這些便是A類。或者是適合新人的,比如維特的小屋和密室逃脫這種,不需要參與者有什麼戰鬥力,隻需要完成劇情就可以的,便是B類。

然後A類場景作為一般型的強製輪回任務,強製拉入輪回者完成,作為豐富他主神任務豐富性的手段。

而B類場景則統一劃分到一起,作為新的“試煉場景”。所有新加入的新人都需要按照難度由低到高的經曆所有的B類場景,成功完成的話下次進入就會自動變成下一個場景,失敗則繼續上次任務。無論成功完成還是失敗,都間隔兩天才再次進入,以恢複他們損失的精神能量。隻有成功“打通關”的人才能到達輪回廣場,成為合適的輪回者。

這樣,首先可以最大限度獲得那些需要在參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的精神能量,其次又避免了互相泄露這些解謎類場景內容,導致效果降低。最後,又不妨礙白誠的大目標,他依然可以以可觀的速度接入大量輪回者,豐富他的輪回空間,豐富他自己的世界。

隻是可憐了“試煉任務”,在幾天時間內就經曆了從密室逃亡到喪屍圍城到解謎連環任務的轉變。至於資深者在新人的對話中發現試煉任務的多變?白誠對此並不太在意,能被輪回者隨便猜到的主神,不是一個好主神!反正白誠是這麼安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