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 疑雲密布(2 / 2)

“秋木同學有什麼特別要好的朋友嗎?”川島問。

神內川主任搖了搖頭:“秋木同學為人比較孤僻,喜歡獨來獨往,據我所知班上就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朋友。”

“那她的家人呢?”川島繼續問道。

“秋木同學的身世很可憐,很小的時候父母遇到意外就死了,她是在寄養家庭長大,能夠考上大學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真是一個很可惜的人才啊。”

“我想請問一下,神內川主任您教的是哪些科目呢?”佳之突然問道。

“大一的犯罪心理學初步,以及大四刑案實例研討課。”神內川臉色有點疑惑,”我教的科目跟秋木同學的死有什麼關係嗎?”

“哦,沒有……”佳之笑了笑,“就是好奇,神內川主任說您是兩年前教的秋木同學,看來您對秋木同學的印象還挺深的。她是三年級,應該很久沒有跟你接觸過了,您還是對她印象深刻。”

“原來是這樣。”神內川笑了笑,“作為教導主任,職責上就是要了解學生,而且秋木同學的事情上午已經通報,我就算不了解也要先做做功課不是?不好意思,我馬上有課,兩位就不送了。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請直接跟我們的秘書聯係。”

佳之和川島隨著神內川的腳步走出了辦公室,佳之轉身問到:“請問我們可以看一下秋木同學的學籍資料嗎?”

神內川顯得有些為難,低聲跟佳之和川島說:“按理來說,配合警方查案,盡快找出真凶確實是應該的。但是學籍資料涉及隱私,雖然秋木同學已經不在了,但是現在教育方麵的隱私話題也很敏感,如果二位能夠拿到法庭的搜查令,我馬上讓我的秘書小姐把資料調出來。”

坐在教導辦公室門口的秘書小姐抬起了頭,衝著川島和佳之微微一笑。

*

佳之和川島從教導主任的辦公室出來,又想辦法找了幾個跟秋木同科或者同年級的學生詢問,回答幾乎都跟神內川主任的一樣,秋木平時為人比較內向,並沒有很多朋友。不過相當多人都有提到她有兩本厚厚的筆記本,一本綠色的記錄的是筆記資料和一些奇怪的想法,另外一本紅色的經常上鎖,沒有人知道裏麵的內容。

“佳之小姐,金城恩的案子我翻查過,據我陪前輩認屍時候觀察,僅僅從脖子上的致命傷來看,秋木小姐跟之前與金城恩殺害的古田莉雅就有非常明顯的區別。”川島用手比劃著在脖子上,“古田的傷痕是由雙手造成的,而且是反複重疊的淤傷,當時判斷凶手屬於罕見的反社會人格,通過反複對受害者施虐而產生快感,因而推斷並非首次犯罪也極有可能會繼續連環作案。”

“而秋木小姐脖子上雖然也有指痕造成的淤傷,不過更加明顯的是兩根5mm左右寬的勒痕,勒痕在頸前連續,是明顯從後麵造成的。相較之下,手指造成的淤傷則比較輕。”

“根據我哥的說法,當時秋木小姐報案的原因就是有可能在平城立交橋下發生命案,是一個金城恩有關的模仿者模仿金城恩的手法替他完成案件,而哥哥當時請你去看過,並沒有發現可疑,後來秋木小姐就離開了。”

“如果秋木小姐決定自己親自調查,然後剛好遇到潛伏的犯人,犯人將她殺害滅口,這似乎也有可能。”川島自己推理著,卻總覺得有些不太對。

兩人正說著,突然川島的手機響了,一看,是圓山的電話:“有幾個很大的疑點,第一,秋木小姐是怎麼知道可能罪案發生的地點和時間的,據我所知金城恩從來沒有供述自己有什麼名單或者計劃。而如果僅僅通過數據的分析,最多能夠推斷死刑犯自殺後可能發生案件,卻根本不可能阻止。”

“第二,秋木小姐的身份和特征都跟金城恩之前的受害者相差極大,所以作案動機如果單純解釋為模仿作案,顯然模仿得並不像。背後勒死或者勒暈可以猜測凶手要麼有意與死者保持距離,不敢直視死者的眼睛。這可能是心理上的障礙,比如認識死者,有愧疚,甚至是害怕。另外一個原因則有可能是體能上的障礙,比如一個體型較瘦小的凶手需要通過背後偷襲才能製服受害者。”

川島和佳之有些驚恐地四處看了看,圓山這種無縫加入案情討論是什麼個情況?!

“哥,你怎麼知道我們在討論什麼啊?”

“對啊,前輩,很瘮人的!”

“嘻嘻,不好意思,我給佳之的那個防狼噴霧其實是個竊聽器……”

“哥!你這個大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