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低產低效林改造的幾點思考(2 / 2)

撫育方式:根據改造對象的林分狀況采取透光伐撫育、生長伐撫育、衛生伐撫育和育林擇伐等方式。透光伐撫育伐除總株數的15%-50%,伐後保留鬱閉度0.6-0.7;生長伐撫育伐除總株數的15%-35%,伐後鬱閉度不低於0.6;衛生伐撫育伐除受害木和病源木後,要使林分鬱閉度保持在0.4以上;育林擇伐強度不超過伐前蓄積的25%,伐後鬱閉度保留在0.3以上。

2.3經濟林豐產改造

經濟林豐產改造適用於品種選擇不良、經營管理粗放導致樹體衰弱,結果部位外移,產量嚴重低下的經濟林。

嫁接改良:對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不高的經濟林通過高接換種進行嫁接改造。嫁接時優先選擇使用經過國家和省、市審(認)定的優良品種,並允分考慮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的搭配與安排。采用主幹高接、主枝高接和多頭高接等方式進行高接換優。

培育複壯:①深翻擴穴:對地勢平緩、土壤條件差的經濟林,每年冬季應在林木周圍進行深翻擴穴,深度50~60厘米;對坡度較大的經濟林,要修築梯田或魚鱗坑。②強化水肥管理。合理施肥與灌水,促進根係和新梢的生長;適當增加磷鉀肥施用量。③整形修剪。對樹體衰弱、樹齡偏老、病蟲危害嚴重的經濟林,進行大枝回縮更新複壯修剪,以促發新枝,形成新的樹冠。④病蟲害防治。采取綜合防治法,抓住關鍵時期,控製病蟲危害。

2.4短周期工業原料林促萌

短周期工業原料林促萌適用於具有很強的萌芽更新能力,栽植後隻砍伐,未撫育,林木產量嚴重低下,一代不如一代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

改造方法:①鬆土。林木砍伐後,在樹頭萌芽前,進行開溝鬆土(深度40厘米左右),鉤斷吸收能力差的老根,讓樹頭長出更多吸收能力強的新須根,以利於萌芽生長。②定株。林木砍伐後,待樹頭的萌芽條長到1.5米左右,且有較明顯分化時,按照“去弱留強,去密留疏,保持合理株距”的原則,選擇生長粗壯、頂端優勢明顯、幹形通直的1~2條優勢株保留下來,其餘芽條全部從基部處砍掉。③追肥。待鬆土、定株完成後,沿鬆土溝或另開小穴,及時對萌芽林進行追肥,然後用土覆蓋。

3低產低效林改造的管理措施

3.1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低產林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應加強現有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林業幹部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時,也可采取優惠政策,鼓勵大專院校畢業生和林業科技幹部到鎮康工作,充實和加強林業職工隊伍。組織理論教育、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到低產林改造做得較好的省市進行現地參觀和學習。

3.2加強分類經營,豐富管理模式,推進低產林改造進程

堅持森林分類經營原則,加快各類森林資源的培育、合理開發利用,促進林業發展。結合林產工業的要求和豐富的林地資源、地理自然環境,與相關單位綜合製定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使之達到與林地生產力相適應的林分類型;同時,做好低產林改選項目儲備,推進低產林改造。

3.3爭取財政扶持,拓寬低產林改造資金來源渠道

林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穩定投入。將低產林改造,確定森林資源結構調整作為林業發展的主體,並接受社會投資和進行市場融資的條件。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的扶持,以積極申報生態林業發展項目和工程項目來補助低產林改造資金的不足;同時,加大金融信貸、森林保險、林業基金對林業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支持,探索林業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的辦法。

結束語

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近年來我國生態林業建設和林業結構調整呈現新態勢,低產低效林改造技術不斷提高,林業地位不斷夯實,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強.射洪縣低效林形成原因及對策初探[J].四川林勘設計.2007(02).

[2]羅曉華,何成元,劉興良,鍾非亞.國內低效林研究綜述[J].四川林業科技.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