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促進交易——快速成交背後n個秘密(2)(3 / 3)

請教產品的使用方法;

提出一個更直接的異議;

打聽關於產品的詳細情況;

說一些參與意見;

給予一定程度的肯定或是讚同;

提出一個新的購買問題。

以上情況的發生,就說明顧客已經不再考慮的範圍內了,而是已經準備購買了,所以推銷員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應當注意的是,在語言信號中,顧客很可能會提出一些反對的意見,但是反對的意見也有兩麵性,一些是成交的信號,一些就不是,這需要推銷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加以判斷。

第三種,行為信號

當顧客表現出一些積極的動作時,比如很快地接過宣傳手冊,並認真地看,就是準備購買的訊號;反之,表現出防備的動作時,比如雙手抱胸,離推銷員距離較遠等,就是無效的銷售反應。具體的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顧客點頭表示讚許;

用手接觸訂單;

再次查看樣品、說明說、廣告等;

身體比較放鬆;

身體向前傾,靠近推銷員。

這些動作都能體現出顧客“基本接受”的態度,可以視為準備購買的信號。

最後,喬·吉拉德提醒每一位推銷員,這些隻能作為參考資料,推銷員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加以靈活的運用,這樣才能成為優秀的推銷員。

製造緊迫感促使顧客成交

如果一個救生船的推銷員在一艘輪船就要沉默之際,向他們船長推銷救生船,那麼船長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買下所有的救生船。然而,推銷員能夠在生死關頭向顧客推銷產品的機會簡直是太少了,但是推銷員卻可以利用顧客緊張的心理來促成交易的形成。

有的時候,顧客明明很喜歡我們的產品,但就是遲遲不肯下定決心購買,而我們又不知道顧客的顧慮到底在什麼地方,也許是因為他們還想到別的地方看看還有沒有更便宜的,也許是怕上當而猶豫不決。這個時候,就需要推銷員做點什麼來為他們提供購買的理由了。譬如,我們可以說存貨不多,要抓緊購買,這樣的話語往往可以引起顧客購買的決心。

也許有的推銷員會認為在推銷中給顧客施加壓力,是一種不受顧客歡迎的方法,但是麵對顧客的猶豫,如果不讓他們盡快購買的話,交易很可能就在顧客的考慮中失敗,而我們又錯過一個可以成交的機會。適當的給顧客一點緊迫感,隻是利用人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心態,來說服他們,並不是在強迫顧客購買。事實上,從顧客內心而言,他們也希望推銷員能夠在他們拿不定注意的時候幫助他們下決心。

如果推銷員在這個時候,不能作出一些舉動來幫助他們下決心購買,他們可能永遠也無法說服自己購買。尤其是向保險之類的產品,推銷員一定要在事故事發生之前推銷給顧客,如果僅僅是因為顧客的猶豫,推銷員就放棄了推銷,那麼在事故來臨之後,即便是顧客知道了購買的好處,也無濟於事了。因此,隻要我們能夠讓顧客產生強烈的購買欲望,我們的也就會越來越好。喬·吉拉德在製造緊迫感,促使顧客的購買的時候,常常會用到以下方法:

1.限時報價

我們經常可以在超市看到這樣的情景:新鮮水果限時低價搶購,在這標有這樣廣告的櫃台前,顧客總是特別多;或者在一些節假日,有的商店會搞一些促銷活動,在節日期間打折銷售;還有的商店會打出“最後三天甩賣”之類廣告……在這樣的櫃台前或是商店裏,總是擠滿顧客;還有現在比較流行的網站購物,經常會舉行一些限時搶購的活動,在現限時搶購的時段中,服務器都會特別繁忙。這樣的限時報價,不但不會給顧客造成心理上的壓抑感,反而還會促使顧客盡快地購買。

這種推銷方法一直被譽為推銷絕招,在推銷界被很廣泛的應用。氣流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韋德·湯普森和總裁萊裏·哈托曾做過這樣一個廣告,凡是在他們公司購買最新款汽車的擁護將得到1.5萬美元的儲蓄公債,但是領取公債的時間有一定的限製。此廣告一經播出,立刻引來了大批的顧客,盡管最後大家知道這筆公債要在十年後才能兌付,但是絲毫沒有影響顧客購買的熱潮,很多人都想趕在報價結束之前購買汽車。

2.競價出售

對於推銷員來說,競價銷售是一種製造緊迫感的理想方式,推銷員基本不必費什麼口舌,隻要報出最低價,然後任由顧客之間去競爭,然後推銷員選出報價最高的顧客來成交。但這種辦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通過競價來出售的。尤其是一些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產品,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夠找到同類的競爭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競價銷售,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把顧客“送”給了競爭對手。